第五百二十六章 盛世之下(5 / 9)

加入书签

的省份,朱由检继续知道当地百姓过的究竟如何,朝廷的新政有没有作用。

    至于河西,朱由检想知道的是在三百多万人口涌入后,河西和当年自己所见识的河西,有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例如迁移过去的汉人,是已经被尹化,还是将当地的宗教气氛彻底改变,当地百姓生活的情况如何,能不能供应三万大军西征收复西域。

    这三个省份的真实情况,对于朱由检治理大明有着很大的帮助。

    倒是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六省,朱由检有自信他们是过的很滋润的几个省份,因为耕地数量和人口数量摆在那里。

    剩下的浙江、南直隶、山东,朱由检则是想借助朱慈燃的眼睛,看一看当地的人口、人文情况。

    当然、这一次是借朱慈燃的眼睛来看,下一次就是朱由检自己去看了。

    这次朱由检给朱慈燃放了十个月的假,因为按照路线和必须要去的府县,他最少要走两万六千里。

    虽然这一路可以乘坐火车,也可以选择骑他自己发明的旅游车,但算下来还是每天需要赶八十余里路。

    这如果放在二十年前,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在眼下各省省道、府道串联的情况下,对于朱慈燃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

    他不仅不觉得困难,还兴致勃勃的在第一天就完成了从京城到居庸关的路程。

    他按照朱由检说的,一笔一画的用文字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由于旁边有着徐霞客这个写了三十几年游记的人存在,朱慈燃的游记在语句和流畅度上,都和明代的通俗差不多。

    徐霞客和朱慈燃两人虽然一同环游,但记载的内容并不一样。

    朱慈燃的游记,主要是记载了地方人文,并且着重记载了地方上县城的民生和农村的民生有什么不同。

    徐霞客的游记则是更加丰富,不仅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还对手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城镇聚落、少数民族、各地民情风俗做了着重的描写。

    两人每到一地,便先去了解当地的人文,等朱慈燃出发后,徐霞客又走遍当地,将当地的各种矿物做好记录,同时记录好当地矿产的开采和冶炼情况。

    另外,由于徐霞客就读了许多《燕山教材》,因此每到一地,他就会从水文上去纠正各地的水利设施。

    例如二月九日,徐霞客对阳原县的辛其水库修建提出了不同的修建意见,而经过辩证和核查,往往是徐霞客提出的意见最符合当地情况。

    至此之后,沿途官员都请徐霞客帮忙查看本地水利。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