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老谋深算(6 / 8)
sp; 趋于这点,朱由检才敢放心的让六人入阁。
因此,辅臣的队伍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数,条件已经满足,朱由检是可以离开的。
之所以他没有离开,是因为第二点。
第二点的问题在于,即便有了辅臣,但大明的官僚体系依旧还处于党争之中。
之所以眼下的党争看上去不激烈,是因为朱由检在上面压着,不然以燕山派的体量,施凤来、顾秉谦等守旧的诸党早就被扫出朝堂了。
顾秉谦他们都如此窘迫,更别提手下治理都需要依靠燕山官员的六名辅臣了。
他们如果上位,肯定是不能控制燕山派官员的,甚至为了更好地治理大明,他们都得屈尊成为燕山派的一员。
想要降低燕山派的影响,就必须加入新兴官员,而新兴的官员,说白了也就是没有燕山符号的大明官学学子。
目前大明的官学学子分为初学和中学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学习时间是十年。
由于官学推广的速度不一致,因此毕业的人数也不一致,例如北直隶的初学学子已经毕业,但山西的还在学习,湖广、江西等地的学子甚至还在上一年级。
这种情况下,他们虽然人数庞大,但学习的知识太过粗浅,和燕山学子是一样的。
唯一让朱由检上心的,是加入中学阶段的府学学子。
大明的府学学子知识面更广,学习和沉淀的时间更多。
就如燕山派看不上守旧派一样,他们步入官场后,也注定会瞧不上燕山派。
不过,目前最快毕业的府学学子也要到天启十八年才会毕业。
眼下是天启十四年,距离天启十八年还有四年时间,也就是对燕山派的反击会在四年后开启。
府学学子就是朱由检拿给洪承畴等六名辅臣维稳的官员体系,一旦掌握好这个体系,守旧派也就能被扫地出门了。
守旧派一旦被扫地出门,那庙堂之上就是燕山派和官学派的争锋了。
这么一来,喜欢玩平衡的朱由校就可以亲政上台了。
在玩平衡这点上,便是洪承畴都觉得朱由校做的不错。
因此,前后总结下来,朱由检之所以会放出他在天启二十三年离开,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答桉。
天启二十三年,届时大明的官学体系已经接近成熟,初学毕业学子人数能达到上千万,而作为中学的府学毕业学子人数恐怕能达到上百万。
用上百万府学学子来挤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