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时不我待(7 / 8)

加入书签

p;这五百多万百姓,在收复西域以前,朱由检不会鼓励他们迁移。

    好在河西在朱由检的记忆里,属于明末大旱的边缘省份,如果不是陕西迁移陕民二百万前往河西,其中一百万在陇右生活,那当地的灾情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河西的灾情现在还不显,从粮价来看,百姓还有一些存粮,但是应该不多。

    从京西和京嘉两条铁路的进程来看,今年的十月左右,铁路会修抵到关中的郿县一带。

    从郿县到陇西一共六百多里,陆路损耗粮食是一定的,但也损耗不了太多。

    等到十月,瀛洲粮食运抵天津,走铁路运往郿县,然后从郿县运往陇右,那河西的灾荒就能被按下去。

    因此,对河西,主要还是以赈灾、蠲免为主,而对山西则是老规矩……迁移。

    坐在马车上,朱由检挥洒笔墨写下了自己的想法。

    在写下的同时,他也打开了东北四省今年正月交上来的黄册。

    “漠东省,一百四十五万三千余人,耕田二百九十七万余亩……”

    “北山省,三十二万六千余人,耕田……五十六万七千余亩。”

    “东海省,一百八十九万五千余人,耕田五百三十七万余亩。”

    “辽东省,六百二十一万四千余人,耕田四千二百余万亩。”

    “四省合计约九百九十万人,耕地约五千一百万亩……”

    朱由检年初各省情况,满意的合上了文册。

    总的来说,朱由检最满意的政策,还是他在天启元年、天启二年将中原二百万流民迁移辽东的壮举。

    如果不是他把这些百姓迁移辽东,眼下的东北恐怕还是民不过二百万,耕地不过一千五百万的局面。

    现在不管是人口、耕地,东北的情况都十分优握,唯一受限的就是小冰河低温下的粮食减产。

    五千一百万亩耕地,其中有近六百万亩是开垦不过三年的耕地,亩产不超过四斗,而其他四千五百万亩熟地的亩产也不过七斗。

    因此,东北四省耕地看起来很多,但在粮食上依旧有不小的缺口。

    瀛洲每年最少得供应东北四百万石米麦,不然当地就会爆发饥荒。

    不仅如此,随着山西百姓不断迁移前往东北,东北的粮食缺口还会不断加大。

    不过,以山西的情况来看,顶多再迁移二百万人口前往东北,剩下的人口,即便大旱怎么作妖,除非赤地千里,不然山西的水田也够养活山西百姓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