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蒙古西迁(5 / 8)

加入书签

也不知是怀着何种心情送走的传旨太监,总之此刻洪承畴的心里五味杂陈。

    “恭喜伯爷荣升文勋!”

    “恭喜伯爷!”

    东吁城的王宫门口,木懿等人还不明所以的为洪承畴庆祝,然而只有洪承畴知道自己被朱由检“玩弄”了。

    大明自洪武朝之后,天启朝以前,以文臣身份获得爵位的分别有三人,从前往后分别是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以及新建伯王守仁。阑

    这便是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官,而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拿了爵位后,失去了进入内阁的资格。

    但是现在好了,他洪承畴成为了天启朝以文臣身份获爵的第四人,位于熊廷弼、杨镐、袁应泰之后。

    可问题在于,他不仅获了爵,他还成为了六部尚书,并且入了阁,当了一名阁臣。

    在外人看来,洪承畴可以说位极人臣,除了明初的李善长、刘基等人,便再也没有哪个文臣能与他相比。

    可问题在于,这两人是什么下场?

    或者说,刨除这两个人,作为大明洪武朝以后,第一个以勋贵身份入阁的人,他洪承畴会经历什么?

    五军都督府这边还好说,但文臣那边,对他的态度恐怕就没有那么好了。阑

    另外,最让洪承畴难受的,还是因为朱由检这一举动,就好像是在给某个人铺路。

    “孙传庭……”

    洪承畴这种人精,自然知道朱由检是在为谁铺路。

    有了他洪承畴做第一人,后续孙传庭以勋贵身份入阁就轻松许多了。

    勋贵入阁有好有坏,在需要开疆拓土的时代,军功起家的文臣,其背后的力量也是军队,因此即便入阁,却还是需要在意下面人的感受。

    这也就导致了,阁臣需要给军队找些仗打,不至于让军中将领对战事望眼欲穿。

    另外,军中锤炼起来的将领,对于战事的把控也会比纯粹的文官要好,知道把握战机。阑

    可以说,朱由检是把大明过去二百多年的弊端都挑拣了出来,然后用各种方法补上。

    洪承畴能从中得到一个信号,那就是首辅的位置,依旧还是他的。

    这让他有些高兴,但同时他又对于朱由检把自己拿来铺路的举动十分难受。

    旁人难受或许是因为朱由检的态度,但洪承畴难受的地方在于,他就好似一个棋子般任人摆布。

    他要做的是执棋人,而不是棋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