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蒙古西迁(3 / 8)

加入书签

兵主要以车阵为主。

    因此,他们故作聪明的以为现在的明军也是靠车阵和火炮、火枪来作战,浑然不知道后膛枪的恐怖。

    “强巴,你让人去通知各地的贵族们,就说大明要吞并整个乌斯藏,释放所有奴隶,让贵族们都准备起来。”

    “三月十五,我希望能在喇萨看到他们的军队。”

    “是!”

    彭措南嘉最终还是决定要用武力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他的决定也得到了所有贵族的支持。

    不过贵族们的利益难以割舍,但寺庙却没有那么多利益。阑

    “我们可以听从“文殊菩萨”的号召,迁移去河西和西宁,云南,不过我们得弄清楚,文殊菩萨到底支持哪一派。”

    在彭措南嘉和贵族们决定出兵的时候,乌斯藏的僧人们也在布达拉宫讨论起了是否要臣服大明。

    对于这群乌斯藏的僧人来说,他们还是比较欢迎大明入藏的,毕竟对于信奉藏传佛教的僧人和信徒而言,明朝皇帝的“文殊菩萨”形象不仅存在于明初时期,而是一直延续到王朝统治的末期的。

    去年年初,藏地的许多僧人还前往了京城朝拜朱由校,朝拜他们心中的文殊菩萨。

    也因为藏地的僧人经常往来藏地和大明,因此他们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大明比起以前要更加强盛,乌斯藏根本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在大部分僧人看来,明军进军乌斯藏,主要是和贵族们争夺利益,因为孙传庭给出的条件中,并没有限制藏地的传教。

    不仅如此,孙传庭反而鼓励他们前往西域传教,不过他们需要改一改教义。阑

    具体怎么改,孙传庭没有说,僧人们也没有底。

    不过既然知道大明无法战胜,那臣服是肯定的事情。

    现在他们比较关心的,是大明到底支持乌斯藏佛教中的哪一派。

    要知道,藏传佛教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宁玛、噶举、萨迦、觉囊、格鲁等分支。

    从明初到明末,萨迦、噶举和格鲁是三个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教派,三教派的宗教首领或代理人都受到了大明朝廷的敕封。

    对于明代的藏地佛教来说,获得大明的支持和认可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毕竟他们给信徒一直洗脑“大明皇帝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他们也得自圆其说才行。

    另外就是只有大明朝廷支持的派系才能获得入朝贸易的资格,这个资格是关乎一个教派是否兴盛的关键。阑

    喇萨的僧人都是噶举派中的噶玛派,但是万历三十七年,神宗皇帝革除了乌思藏大乘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