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势所趋(4 / 8)

加入书签

到了吗?”

    谈完田地移民的事情,阎应元调转马头,不准备看开垦田地的戏码,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矿区上。

    对于他的询问,旁边的官员也笑道:“自然,都找到了,按照这些矿区的规模,恐怕开采一百年也不一定能开采完,最少每年能产出四五万两黄金,十几万两白银。”

    “我算是明白殿下为什么要在这万里之遥的地方设立监察使司了,不仅仅是为了监察诸藩,还为了这数之不尽的金银!”

    说起黄金白银,这名官员激动的攥紧了马缰,因为这样产量的黄金白银,代表了南昆仑监察使司在大明的地位。

    相比较之下,阎应元倒是显得十分澹定。

    他乘骑马匹巡视了昆仑县一圈,然后对守备松懈的地方指点,随后才返回了自己那五进五出的监察司衙门。

    同样的,也在他返回衙门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印度厮当也无比热闹。

    “铛铛铛……”

    九月的印度厮当潮湿闷热,曾经的亚南城,此刻也改了名字,成为了福国的王都洛阳城。

    叮铃作响的港口铃铛响起,随之出现的是一支抵达洛阳港的庞大船队。

    当船队抵达港口,并且靠岸放下船梯,前来迎接船队的,是福王世子朱由菘。

    或许是经过了战火的洗礼,朱由菘虽然看上去还有些鼓鼓囊囊的,但眉宇间总归有了些胆气。

    “福王世子朱由菘,代父前来迎接吴监察使。”

    当船梯上走下一道熟悉的身影,朱由菘当即对着这人行礼了起来。

    这人,便是正在赶往南昆仑的吴阿衡,而此刻的吴阿衡不仅要担负起发展南昆仑的担子,还需要负责将船队之中,诸藩迁移的工匠人口进行交接。

    下了船梯,他与朱由菘四目相对,当即回礼:“南昆仑监察使吴阿衡,参见福王世子,这是福王殿下向朝廷递交的迁移文书。”

    “按照文书所示,朝廷向福国迁移各类工匠三千四百名,连带其家属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七名,外加上迁移的自耕农两万四千六百人。”

    朱常洵终归得了万历皇帝的宠爱,手中的银两也是诸藩之中的佼佼者。

    自他就藩以来,他就先后向朱由检递交了三份迁移文书,前后迁移工匠五千多人,家属两万多人,自耕农五万多人。

    这近八万百姓的迁出,并不是因为朱常洵想要成为大明对外迁移的头号选手,而是为了他的一己私欲。

    自从朱常洵来到印度厮当,并且拿到了福国的兵权和行政权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想着怎么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