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兄弟见面(5 / 8)

加入书签

    京兆省是朱由检对这个行省的命名,在这里,齐国需要建立起十府一百县一千集镇,一万村庄。

    所有的城建,都是按照两千万人口的规模设计的,尽管当地要达到这个规模的人口,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但朱由检也不需要黄龙他们一口气建设完。

    这些图纸也是和齐国行政图纸一样,按照颜色和区域进行划分,用的是汉人传统的坊市结构,整体规划有序。

    其中,齐国的王京要足够容纳一百万人,一百万人分别居住在一百个坊市之中,每个坊市居住一万人。

    除了这些居民坊,还有东西两大商业区,分别是西边的外贸区,东边的商品区和牲畜、粮食贸易区。

    实际上还是延续了汉人的城建设计风格,不过是北京城的放大版罢了。

    例如京城的主干道是四十丈,辅道十丈,而齐王京的主干道则是六十丈,辅道二十丈,街道十丈,巷道五丈。

    礼制什么的东西,朱由检会再就藩前进行变通,一些该改变的礼制需要改变,不可能因为礼制而影响未来的城建。

    朱由检不是自负,而是他有这个能力改礼制。

    他今日在这里说要改礼制,明天燕山派就帮他改了,顾秉谦等文官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他不改,估计大明也很难出一个像他这样把文官压得死死的人,改礼制就更不可能了。

    不过,要建造这样的王京,耗费肯定也是很大的。

    齐国唯一的优点就是,根本不用担心百姓的就业问题,百姓前期好好耕种土地,中期子嗣成长在齐国的官学就读后出来成为工人即可。

    这里的工人自然不可能是劳改工,而是技术工种,而前期的建设,完全靠瀛洲的劳改工就足矣。

    这么想着,朱由检也在这枯燥漫长的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消遣方式。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座座城池的设计图被他绘出,等到马车距离燕山县不足十里的时候,朱由检已经绘制出了三十二座县城和一座王京的结构图。

    结构图主要还是排污、地暖和城区道路、坊市范围的基础图纸,具体的关于房屋如何修建、皇宫如何修建……

    这些东西,朱由检或许需要和他那善于木工的哥哥聊一聊。

    毕竟自家这个哥哥,若是去到后世,说不定能弄出几个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身份。

    三大殿的设计,即便放在大明也是一个高难度的设计任务,但朱由校的设计在考虑到了木料后,基本没有问题,天启三大殿和永乐时期的三大殿规模一样,比后世的大了三分之一。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