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野人与蒙狗(5 / 9)

加入书签

p;大明已经立国二百六十二年,而黄台吉不过三十八岁。

    他没有相信自己再能活三十八,但他也不相信大明能不生乱子的渡过三百年期限。

    哪怕他们能渡过,内部也会产生乱子。

    只要产生了乱子,那大金就有机会。

    不管是突袭泰宁府撤退,还是反攻辽东,总之只要等待就有机会。

    黄台吉明白这一切,是因为他从朱由检对金国的政策分析出来的。

    正常来说,眼下大明山陕还存在大旱,上千万人受灾。

    朱由检如果觉得大金不重要,那完全没有必要对他们穷追猛打,甚至冒着还有两省大旱的风险来对他们发动战争。

    他会这么做,那就说明在他看来,金国是大明未来最大的变数。

    想到这里,黄台吉眯了眯眼睛,向旁边的济尔哈朗询问道:

    “攻城多久了?”

    “大约两个时辰……”济尔哈朗看了看时间后回答,黄台吉也沉吟片刻道:

    “友帖城的援军不会太快赶来,我们大概有三天的时间。”

    “这攻城的强度太大,要不要暂时撤下来休整?”济尔哈朗看了一眼战场,听着时不时作响的炮声,有些担心。

    “不能撤,现在撤,城内野人就有时间调整了,人越少越难打,人越多越好打,明军是这样,北山女真也一样。”

    黄台吉不清楚明军海外一直在进行大兵团作战,他还是以复辽之战和朱由检第二次北伐之战来推断明军的整体组织力。

    在他看来,明军能指挥十万人以上的将领人少,所以朱由检才会将战区一份为三。

    镜城、辽东、泰宁、奴儿干……

    这四个点,如果连起来,那对金国的包围圈周长,长达整整六千余里。

    同时指挥每部相隔上千里的军队作战,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哪怕出现也只可能是朱由检这种粗制指挥,给予将领极大的自主权。

    为了防止四军被全歼,朱由检还得加大兵力,这点从近期的调兵就能看出。

    镜城的尤世功已经聚兵三万,辽东的熊廷弼、孙应元、贺世贤三人也聚兵六万,并且还在继续。

    泰宁府已经聚集了十二卫,将近七万人。

    黄台吉估计,朱由检是想让尤世功和郭桑岱为辅,泰宁和辽东为主。

    辅军人数在三四万左右,主军人数在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