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均贫富论(4 / 8)

加入书签

nbsp; 【迁豪强而去海外,留实农而归国内,均田宜地,大兴科农……】

    这是总统的一句话,至于怎么迁移豪强去海外?去哪块海外?朱由检没有写,而李定国也不清楚。

    不过看过朱由检那么多份奏疏,他心里大概还是能猜出一些。

    迁移豪强,应该是迁移去南亚和利未亚这种地方,而不是南州和旧港这种地方。

    因为朱由检的很多政策都是和明初朱元章类似,特别在针对豪强这一点。

    古代针对豪强的迁移,实际上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像汉朝一样,把豪强集中去给先皇守陵,一种就是像唐朝、明朝一样,迁移豪强去不易管理的偏远地区,让他们为朝廷实边。

    正因如此,贵州才会有那么多唐朝遗留下来的土司,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些汉人土司不管再怎么蛮夷化,面对中原王朝的招安还是比较顺从的,符合大部分王朝所想的“边疆羁縻”以安边民的想法。

    李定国想知道自家殿下到底想怎么移民,那就得清楚明初朱元章的移民政策。

    因此,他特意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最后大致得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明初移民政策。

    朱元章进行移民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主要分为两个原因,一是经济原因,二是政治原因。

    李定国曾经逐一分析过,当时大明所谓的经济、政治原因,实际上和元末明初经历战乱,地方百废待兴的局面有关。

    明初的移民政策也许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残酷的,但从国家层面来看毫无疑问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由于整个中原大地在元末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战乱,人口凋敝,以至于在明初一直在填人口资源短缺的这个大坑。

    北方龙凤政权和元朝打的不可开交,南方虽说前期也是在和元军打,但后期渐渐开始倾向了内斗。

    明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全天下连六千万人都没有,整个河北大地只有一百八十九万人。

    整个陕西只有二百一十五万,尤其是河西、宁夏之地只有二十几万人,辽东只有八万多人。

    山东和山西分别有五百二十万和四百万,但即便如此,明初北方这么大片地方,合计也不过只有一千一百多万人,可想而知北方到底打成了什么样子。

    这还只是人口,如果说起耕地,那北方耕地更是只有几千万亩,其余皆是草场荒地。

    西南更不用多说,云贵两广和洞庭湖以南,成都平原以南,汉人在当地占比不足十分之一。

    耕地不足,民生凋零……

    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