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上直与海军的猫腻(6 / 8)

加入书签

参加了,一日工钱十五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山西那边和陕西那边的工钱是十文,其他地方的基本也在十文到十五文左右,干满农闲,一年下来也能有三四两银子。”

    “虽说比不得我们,但算上家中田产,也算不错了。”

    “不知道现在留在昌平和密云的人分了多少亩地。”

    总旗官在思考,而李定国不知道十年前的事情,因此好奇道:“分地有区别吗?”

    “当然有!”总旗官下意识大声回应道:

    “十年前我还是新兵蛋子的时候,昌平和密云那边,一百多万人平分三百多万亩地。”

    “两年前我听户部的官员说,昌平和密云的百姓只有六十万不到了,耕地却留下了四百多万亩,这算下来,一人八亩都够了。”

    “恐怕再迁移下去,一人十亩,一户五六十亩都不是不可能。”

    “你好像你老家延安府,听说眼下延安府百姓只有不到十万人,这会儿每人二十余亩地。”

    “也就是在闹大旱,不然留下的那十万人,恐怕连地都种不过来。”

    李定国从总旗官口中听到了自己家乡的事情,他倒是没想到眼下延安府的田地充裕到了如此程度。

    他还记得他小的时候,一户人家有三亩地,就已经算得上“大户”了。

    如他家,一户三口人只有两亩地,每年全靠父亲在城门口找些力夫的差事,全家人才能活下来。

    他并非没有哥哥弟弟,只是大多都饿死或者病死了。

    “这迁移分地虽好,但总归有些丧良……”

    “咳咳!好了别说了,继续赶路。”

    在李定国沉思纵马的时候,一名骑兵忍不住开口,但很快被总旗官的咳嗽声掩盖。

    李定国不明所以,而所有人却都缄口不谈。

    显然,强制迁移的事情,实际上在太平安稳的地方并不是什么打听不到的消息,而是人尽皆知。

    许多燕山官员和兵马司的人都做了朱由检“移民实边”政策中的黑手套,数百万人被强制推倒房屋,拿上粮票北迁,哪怕他们不愿意。

    在朝廷这种力量机器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李定国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因为他很少能一个人出府去民间体察,但他还是从众人的对话中嗅出了猫腻。

    “我听官学里的一些同学说,他们下个学期都要去朵颜府上课,而且心里不愿意,是不是官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