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开幕在即(5 / 8)

加入书签

准备三年后的北伐了。

    估计北伐开始后,除了小西洋监察使司会保留一定数量的驻兵外,大部分明军都会撤走。

    届时只需要保证诸藩有近七十营的兵力,莫卧儿就会陷入持久战。

    诸藩之间内有小西洋监察使司稳定局面,外有莫卧儿这个大敌,基本不会出现什么情况。

    但莫卧儿那边就不行了,西边有波斯虎视眈眈,西北有布哈拉汗国狼子野心。

    加上尼泊尔和阿洪姆王朝,他们实际上也只能出动十几万兵力来和诸藩僵持。

    只要局面僵持着,那三年后洪承畴打下东吁,收复阿洪姆,届时明军再准备个两年,就可以着手出兵拿下恒河北部平原了。

    拿下恒河北部平原,驻兵十几营,配合南边小西洋监察使司的十几营兵马,南北控制诸藩,利用诸藩稳定人口庞大的南亚市场,最后商品倾销,闭合经济圈。

    这么一来、大明就掌握了世界人口三分之二,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经济市场。

    哪怕齐国日后就藩美洲,把世界市场扩大,那大明也最少能占据五分之二的市场。

    受到洋流的影响,欧洲攻打美洲十分轻松,而美洲不管攻打亚洲还是欧洲都比较困难。

    因此只要欧洲存在,齐国就需要防备,需要把精力放在欧洲上。

    这种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最少在大明三代人内,基本不会发生什么恶性外交事件。

    三代之后朱由检和朱由校就管不着了,怎么打是他们的事情,反正基本盘这么大,再怎么打,也缩水不到哪里去。

    “三十六营,是不是太多了……”

    正当朱由检想着未来的时候,眼下的朱由校却犹豫了起来。

    三十六营兵马就是近十一万人,尽管在大明本土训练,也归大明节制,但等他们前往了小西洋后,大明还能管制好诸藩吗?确定诸藩不会因为有了兵权而作乱?

    朱由校有他的顾虑,而朱由检则是认为朱由校有些杞人忧天了。

    “哥哥,天竺这块地方,我朝是注定无法统治的,最少在目前来说不可能。”

    “哪怕第四版蒸汽机和蒸汽机船,蒸汽机车研制出来,但从京城至恒河平原最少七千里地。”

    “天竺不比其他地方,整个地区有近万万人口,以国朝的力量,短期无法吞并不说,还得为了统治它而消耗力量。”

    “交趾、瀛洲、还有东吁,旧港、南州……”

    “这些地方,国朝都没有吃下,与其想着以驻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