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朱由校站台(6 / 9)
sp; 【国内大旱,四川为之疲累,此为二不便,臣以为当蠲免四川全境赋税,与民更始。】
【交趾粮秣走陆路入云南,此为三不便,可走海运,绕珠水前往昆明府。】
【交趾新复,然洪经略对交趾南人苛刻,此为四不便,臣以为当宽爱当地百姓,以王化服民。】
【以臣所见,此四不便若是解决,以缅甸之弱,无须开山凿路,只需派大将领兵三万,走陆路直扑缅甸,岁许即刻收复缅甸全境。】
「夸夸其谈……」
当朱由校看到这个贵阳知府袁崇焕的奏疏时,第一反应便是「夸夸其谈」。
如果是以前的他,这样的奏疏他都懒得回复,但眼下经过金铉的直谏,朱由校稍微虚心了不少,因此虽然瞧不上对方,却还是回批道:
【得旨:琉球粮秣调往云南,广东、福建灾民又该如何安抚?】
【蠲免四川全境赋税,川东灾民又该如何安抚?】
【交趾走陆路入云南不过一千二百余里,绕道走珠水需走水路五千余里,费时费力,多此一举。】
【交趾南人多次反叛,若以王化服民而该民复而又叛,朝廷又该如何自处?】
【缅甸雄兵数十万,高山密林胜过云贵数倍,若是不修府道而孤军深入,贼寇袭扰粮道,我军如何自处?汝言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
【齐王之策,已然万全,汝当饶为之,亦善为之】
面对袁崇焕吹嘘三万人马可平缅甸的奏疏,朱由校以「齐王之策,已然万全,汝当饶为之,亦善为之」为结尾。
这句话的意思是,齐王的策略已经是最好的,你身为贵阳知府,先踏踏实实的管好贵阳,别扯这些和自己辖地没用的东西。
可以说,朱由校已经很给袁崇焕面子了。
他没直接驳回,反而提笔写了这么多东西,已经算是在告诉袁崇焕别好高骛远了。
「把这奏疏发回去吧,这人想法虽然不错,但大多都是空想,也不过如此罢了。」
朱由校将奏疏推到一旁,而刘若愚也点头让人将奏疏发回。
不过在发回后,朱由校又想起了奏疏里面一些内容的事情,因此开口对刘若愚询问道:
「孙传庭巡抚广东之后向朝廷索粮,琉球府的粮秣运去广东没有?」
「回万岁,琉球府没有这么多粮秣,齐王殿下命人从国帑调三百万两从吕宋、交趾购粮运往了广东,眼下灾民已经吃上赈灾粮秣了。」
刘若愚回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