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能查而不可查(5 / 8)

加入书签

还是选择了刘兴祚,而杲台也作揖应下。

    “避免夜长梦多,明日我们便撤回奴儿干,顺带告诉殿下,建虏获得番薯的事情。”

    郭桑岱眯了眯眼睛,而杲台也皱眉道:

    “番薯应该是莽古尔泰从大宁府掠夺来的,瞧着城外的规模,今年结束后,恐怕他们能耕种十余万亩番薯。”

    “粮食的问题若是被他们解决,他们或许就会谋求迁移,或者南侵了。”

    “嗯,你下去吧……”郭桑岱怀揣着一些不安,最后安排杲台准备收拾行程,自己则是前往莽古尔泰的府邸,准备离开的说辞。

    不过和他想的一样,莽古尔泰都懒得见他,便让府邸的甲喇额真告诉他想走就走,并发给了通关木牌。

    尽管遭到了怠慢,不过郭桑岱倒是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于是第二日一早,为了避免刘兴祚有可能会出卖他们,郭桑岱和杲台等人一大早便离开了兴京城。

    他们北上了上京城,不过他们很聪明的用粮食贸易的借口来引得黄台吉回避。

    济尔哈朗出面后,也没有答应所谓的粮食贸易问题,而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打发了他们。

    躲避了黄台吉的审视,他们便乘船从上京城南部的松花江顺流而下,汇合进入黑龙江后,便一路流向北方。

    等他们抵达奴儿干城时,已经是八月二十五日了。

    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郭桑岱当即派人乘船南下,把消息发往了镜城。

    不过,在他们消息发往镜城的时候,北京紫禁城却如例召开了一场常朝。

    “贺——”

    “万岁……万岁……万万岁……”

    “浑……啪!”

    贺礼声与净鞭声同时在皇极殿广场上响起,而让百官一个月未曾见一面的朱由校,也在九月初一这一天再次出现在了百官面前。

    似乎是在齐王重整朝纲开始,朱由校整个人也变得愈发懒惰了起来。

    泰昌元年时他每日常朝,而天启元年开始变三日一朝,七日一朝。

    到了天启二年开始,便十日一朝,而天启三年开始变十五日一朝。

    到了天启五年开始,朱由校连十五日一朝也开始嫌多了起来,直接一月一朝,而这个规矩已经立了快三年了。

    往日的常朝,实际上都十分平淡,不过今日的常朝气氛却有些古怪。

    伴随着四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