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陕西民变(6 / 8)

加入书签

bsp;从万历二十八年至眼下的天启八年,这里每年稳定产出白银三百多万两,从嘉靖二十三年到明亡的一百年内,总产量将近上亿两白银。

    实际上从白银出口算起来,日本出口到大明的白银数量比欧洲人从美洲上运来的美洲白银多三倍到十倍。

    在万历二十八年到崇祯十七年这段时间,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约在一亿八千万两,平均每年四百多万两,其中接近三百万两都是从日本流入到大明。

    拿下石见银矿的意义如何,这已经不用多说,在免费的劳动力下,大明的财政收入不出意外的话,可以凭借石见银矿增加三百多万两的岁入。

    如果在石见地区兴建火药分局,那么这个产量或许还可以提高不少。

    这几百万两的白银,将成为大明货币转型的一个重要支撑。

    想到这里、朱由检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铸造硬币的手段来进行货币转型,那么凭借石见和市舶司每年近五百万两的白银流入,加上朝廷的现银收入,那么大明每年能以两千万两的速度不断的进行货币革新。

    大明的白银流通量,顶多也就十几亿两,以每年两千万两的速度,顶多六十年就能将货币全面革新。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因为实际上这个速度还将更快。

    朱由检问过军备院的宋应星他们,尽管眼下的蒸汽机还没有彻底解决传动问题,但作用出数百斤的力是已经有了。

    单纯的用来印压银币,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解决传动问题,大明就能批量制造精美的银币和银铜币。

    将制作假币的上限门槛提高后,民间的假币贩子再厉害,也不能批量制造假币,除非他们把蒸汽机搞出来。

    要是真的能搞出来,朱由检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开心。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稍微放松了一些心神,对陆文昭说道:

    “郭桑岱那边有没有传来什么关于建虏的消息?”

    “有!”听到朱由检询问这个,陆文昭连忙说道:

    “郭桑岱于上月派人和上京城的黄台吉接触,据他们所说,上京城的周围有规模不下六十万亩的田地,还有数万在劳作的女真人和数万开垦新田的汉人。”

    “黄台吉希望郭桑岱臣服金国,郭桑岱则是想请问殿下您的意思。”

    “臣服可以,但需要让黄台吉拨粮食给他们。”朱由检眯了眯眼睛。

    诚然、黄台吉开垦出六十万亩田地这件事让他有些许惊讶,不过要是说六十万亩田地就能满足眼下的建虏,这点朱由检是不相信的。

    辽东的粮食亩产已经降低了一成半,那么比辽东更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