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诸事繁杂(4 / 8)

加入书签

bsp; 黄台吉、代善这两个就是其中代表,虽然代善差一些,但黄台吉可不差。

    至于能统帅万人的人,八旗各支旗主都能做到。

    他们积累了很长时间的经验,十几岁就被努尔哈赤带在身边征讨海西、东海等地蒙古。

    相较之下、朱由检这边,整个大明朝能统兵万人而不乱的,并没有几个,相反统兵数万的战略家和战术家倒是很多。

    熊廷弼、朱燮元、袁可立,甚至就连杨镐都能制定战术。

    可问题是,明朝现在的尴尬局面是,高层有,基层也有,唯独缺少了勾连他们的中层将领。

    如果有了这些中层将领,大明的军队就能被盘活,哪怕熊廷弼等人已经老去,但时间足够培养出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等人。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局势那么危险,朱由检却还是把孙传庭等人调往西南的原因。

    西南的土司兵完全不如后金,甚至不如蒙古人。

    在没有流寇的情况下,从那里开始,是很好的锻炼,而长时间的拉锯战,更有益他们全方面提升。

    只有提升了他们的能力,之后在安邦彦逐渐势弱的同时,提前调换辽东和西南的一部分将领,把能力强的派往辽东,才能进行大兵团的作战,进而收复失地,围剿努尔哈赤。

    想到这里、朱由检对曹化淳道:

    “御马监的现银现在有多少?”

    “回殿下,现银一共有三百二十七万四千余两。”曹化淳回应着,而朱由检闻言便开口道:

    “皇兄的内帑出了银子,御马监自然是不能落后的。”

    “你写信给承恩,让他回燕山大营,调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来京城。”

    “银子到了之后,先调一百万两南下,交付孙应元部二十万两,孙传庭部二十万两,洪承畴部十五万两,曹文诏、杨文岳、吴阿衡各十万两。”

    “最后对胡应台、杜文焕、木增三部各调五万两。”

    “至于京城的五十万两,三十万两交付盔甲厂,将库存的盔甲调往西南,交给曹文诏和孙传庭两部。”

    “剩下的二十万两,就交入内帑吧。”

    朱由检大手一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就被花了出去。

    不过他倒是不难受,毕竟还有辽东贩粮的收入。

    因此、在花了银子后,他便对曹化淳道:

    “辽东的一千六百万石粮食,现在贩了多少,辽东的粮价如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