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强藩反应(5 / 9)

加入书签

持书信,眉头紧皱。

    在他的旁边,一名二十八九的宫装妇人候着。

    书房外的庭院,一大二小的三个少年人正在打着雪仗,看上去无比融洽。

    只是看完了信后,宫装妇人便黛眉微皱,对眼前人道:“殿下……”

    “不用惊慌,我这两个侄子想闹腾,就让他们闹腾好了。”男人蓦然抬头看向庭院之中,而他的身份也昭之若然。

    他便是引起国本之争,导致万历皇帝和文臣矛盾爆发,间接导致大明时局渐渐败坏的福王,朱常洵……

    在庭院之中奔走的三个少年,便是他的三个郡王。

    至于他旁边的妇人,便是眼下的福王妃姚氏。

    除了姚氏外,他还有几十个没有名份的宠姬。

    不得不说、在明末的这种烂摊子下,相比较累死累活,修修补补的朱常洛父子三人,朱常洵可以说过的十分滋润。

    后世所传的“福禄宴”半真半假,李自成倒没有喜欢吃人肉那么变态。

    只是羞辱了朱常洵后,便处死了他,顺带还准许王府太监为朱常洵收敛尸体,并下葬还未修缮好的陵中。

    可以说、李自成对老朱家,算是比较道德的,至少和打着为大明报仇的清军相比,堪称道德楷模。

    不过、估计眼下的福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一个放羊孩给处死。

    目前的他,即便已经从朱由检和朱由校两兄弟身上感受到了危险,但依旧笃定两人不敢太过欺辱他。

    说白了、文官需要维护祖制,用祖制来压制皇帝,掌握权力。

    那么一旦皇帝做出一些有违他们标准的事情,就会受到文官们的围攻。

    历史上的天启和崇祯,都因为这种结果,没有选择对李选侍和郑贵妃报复。

    不过、目前的局势不同了。

    皇权虽然还暂时大不过文官,但却处在一种微妙的局面。

    朱常洵居然没有察觉到这种局面,也难怪他之后会死在李自成手中了。

    “我看母妃的信上,对齐王和万岁好像十分忌惮……”

    姚氏提醒着自家王爷,而朱常洵却面露不喜道:

    “两个半大小子,能怎么收拾我?要收拾我,先把那群腐儒给收拾了再说!”

    朱常洵虽然政治眼光不行,但也知道收拾藩王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文臣同意才行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