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皇帝即弈棋手(8 / 8)

加入书签

王承恩微微行礼道:

    “顺天府的国子监有学子三万四千人,按照殿下要求家境贫寒,身家清白,并且不热衷谈论国事的条件,目前顺天府国子监只找出了合格的人五百二十三名。”

    “眼下、还有一万六千多学子的家境没有调查完,恐怕全部查下来,这样的人也不足一千人。”

    三万四千人里、只有不足一千人符合朱由检的要求,这恰恰说明他选择对了。

    他要的是教习,不是治理国家的天才。

    更何况一千人也不少了,完全可以按照1:10的比例教授学生,更有利学子们的知识汲取。

    哪怕后期教习不足,但那个时候,朱由检还可以从应天府国子监中找人。

    应天国子监的学子人数恐怕也不在少数,选出个七八百人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便对王承恩等人道:

    “让下面的人不要害怕出错,另外等人选选出来后,便叫人把他们从国子监带走,俸禄一年三十两。”

    “三十两?!”王承恩有些哑然,觉得俸禄太高了,毕竟大明正七品的俸禄也不过二十七两银子。

    不过大明的俸禄……只能说不贪污是真的很难在晚明这物价高涨的时期活下去。

    朝廷没有足够的税收,哪怕朱由检想劝好皇兄涨俸禄也不可能,而且他也不愿意把银子发给目前一群利己的文官。

    他开出这样的高价,便是要把这群国子监的学子安心留在燕山所,甚至把他们的家人也迁移燕山所。

    想着、朱由检也补充道:

    “如果不想要俸禄,也可以选择换良田五十亩,从御马监的耕田分出。”

    “奴婢领命……”

    王承恩见自家殿下是认真的,也只能乖乖应下,而朱由检见时间差不多了,也叫人入殿为自己宽衣解带后,躺回寝宫入睡了。

    他在等待、等待淮北大饥事件的发酵。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有种预感,在这件事情上,他能捞到一些对朝廷有益的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