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大海捞针也得捞(1 / 2)
黄应龙早就给徐彦辉一行人安排好了酒店。
房间里,徐彦辉和姜鹏默默的抽着烟,叶静和霍余梅则是笑盈盈的坐在旁边。
“帮助黄应龙,是不是相当于猫给老虎上课?”
叶静笑着戳了戳徐彦辉。
这货又把屎盆子扔给了她,自己却悠哉悠哉的抽着小烟,喝着小茶,小日子过得正经挺滋润。
徐彦辉扭头看了看她,不以为意的笑了。
“差不多吧,不过黄应龙还算不上老虎,真正的老虎是陆涛。不管他是不是老虎,这上树的本领你可不能给我教。”
叶静会心一笑,已经明白了徐彦辉的意思。
“就算是教,我担心他也学不会,因为他不一定就能把这种明牌玩明白。”
“咱们和黄应龙是彼此利用的关系,就算我个人和他的关系还不错,但是商业和个人情感混为一谈是商场大忌,这点我清楚的很。”
徐彦辉自始至终一直都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明白有些事可以做,而有些事,是打破脑袋都不能做的。
霍余梅抿了抿了头发,笑着看看笑的跟大尾巴狼似的徐彦辉。
“黄应龙的产业转型并不难,无非就是个管理模式的改变罢了。他和陆涛都是一样的弊病,集团里的很多产业都是吃着政策的红利,把原来的国营企业侵吞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
徐彦辉默默的点了点头,不管他承认不承认,这些特权子弟敛财的手段实在是太简单暴力了。
他曾经听霍继国说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东三省的大部分国有重型企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东北曾经是国内的重工业基地,有这么容易崩盘么?
还真可以。
一是社会形势需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第二就是一群白手套的暗箱操作。
白手套怎么解释?
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专门打着权势的幌子帮他们做一些不方便出面的事情的人。
工业基地还在,只不过已经摇身一变成了着名企业家的创业神话···
“静姐,这几天你就帮着黄应龙出谋划策,尽可能的让他学到点猫的本领。”
叶静笑着点了点头,对她来说,这并不难。
姜鹏眨着求知的小眼神紧紧的盯着徐彦辉,憋屈的仿佛一个受气小媳妇儿。
“老徐,我这千里迢迢的跟着你来广西,除了当了一天的吃货,你总得让我干点啥吧?不然就显得我太没有用处了···”
徐彦辉哈哈一笑,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们这点凡事俗务还不敢麻烦你,你有更合的工作要干。“
“啥呀?”
徐彦辉掏出烟来丢给他一支,笑着说:“黄应龙手下就是一群莽夫,唯一有点头脑的就是那个祝平山。企业要想做好,必须要有一个牛逼的法务保驾护航。这可是你的专业领域,辛苦辛苦,给黄应龙组建个法务部门。”
姜鹏微微一愣,随即就皱起了眉头。
“法务不是我想组建就能组建起来的,这需要专业人员专业团队,而且,我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给黄应龙当镇宅神兽···”
徐彦辉乐了。
“我就纳闷了,就你这点脑容量是怎么当上大律师的?大广西人杰地灵,我就不信你挑不出几个能看得上眼的律师来。”
姜鹏顿时就恍然大悟,原来这货只是需要他当一个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姜二货还是非常专业的。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就懂了。放心吧,小小的法务部,哥们儿分分钟给他搞起来。你要说跟白宫打官司我不一定有把握,但是广西这个地界,让人吃点哑巴亏还是手拿把掐的···”
律师,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