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另外一种形式的名分(1 / 3)
徐彦辉没有在韩小龙家里吃饭,家里的玉米丰收了,老两口还得忙着剥玉米,对于农村人来说,中秋节更是一个忙碌的时节···
天黑之前,切诺基总算是赶到了山东菏泽。
定陶,刘燕的老家。
刘燕的父母前几天就回来了,刘文正和胡雪梅也带着儿子刘奕辰于昨天就回到了老家。
跟韩小龙家里不一样,虽然都是农村人,但是刘燕家里的土地都承包给了别人,刘燕的父亲专心经营着自己的农资店,收入远比种地要高很多。
早就接到了刘燕的电话,刘家人杀鸡宰鱼,忙碌的好像是春节一样。
现在的徐彦辉已经得到了刘家老两口的认可,他们在聊城的这段时间对徐彦辉了解了很多,也接受了这个算是有点二手的女婿···
小薇和刘燕帮着嫂子胡雪梅和母亲张罗着晚饭,徐彦辉则是陪着刘燕的父亲和刘文正一起坐在了院子里喝茶。
农村人还是习惯在院子里支张桌子,一边喝茶聊天,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气息。
“听文正说厂里准备要在定陶建分厂了?”
刘燕的父亲见识过了聊城富丽六合的庞大,对于在定陶建分厂的事,显然比刘文正还要上心。
徐彦辉笑着点了点头。
“根据现在的行情来看,纺织业在未来的五年之内还是重要的制造业,前景非常不错。要想发展壮大,扩大规模是最直接的办法。”
老头儿赞许的点了点头,跟所有当父亲的一样,他也是把儿女的事业看的比什么都重。
“咱们这个地方比较偏僻,虽然也通了公路,但是真要建厂,估计困难事不会少···”
徐彦辉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这些刘燕早就跟他说过了。
“分厂选址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当地有没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燕儿跟我说过,咱们这边闲置的青壮年劳力非常多,大多数为了生活都选择了外出打工。”
刘文正点了点头,笑着说:“如果咱们的分厂建起来了,这些人肯定会来咱们这里,毕竟能在家门口上班,谁愿意背井离乡?”
在定陶建分厂的事并不是徐彦辉头脑一热就临时起意的。
他和刘燕前几天做了充足的功课,从地理优势到当地的收入水平,从市场前景到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所有的条件都证明,定陶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等这个节过了,咱们就和当地的招商引资办公室接洽一下,先提出建厂的意向,具体的谈判再慢慢来。”
刘文正大喜,赶紧连连点头。
“我有个同学正好在镇政府里开车,明天我就去找找他···”
山东人民向来都以好客着称,刘家人准备的晚饭必须是拿出了村里的最高标准。
白酒是刘文正从聊城回来的时候刻意买的,平时他很少喝酒,但是今天情况特殊,他一反常态的给自己的杯子也倒满了。
徐彦辉现在和他是一家人了,当然要舍命陪君子···
···
聊城,吴志军刚从朋友家里喝酒回来,一个人默默的来到了邱玲玲的坟前。
他本来狐朋狗友就多,现在又是老厂的厂长了,自然到了节上酒场就接连不断。
静静的站在坟前,吴志军默默的看着孤零零的墓碑,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
这里躺着他的一位亲人···
“小虎回濮阳老家了,他说总要有个在二老跟前尽孝的。”
吴志军点燃一支烟,静静的诉说着对邱玲玲的怀念···
“小龙在厂里干的挺好的,他人老实,就肯吃苦,学东西很快,再过一段时间,我准备把他调到管理岗位上。”
想到邱建龙最近的表现,吴志军忍不住的欣慰的笑了。
“他有点像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