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锻造(3 / 7)

加入书签

彼此。

多世界诠释——每一次测量,宇宙都会分裂成无数个平行世界。

鼻血,在此时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

一滴。

两滴。

滴在书页上,晕开一片红色。

他没有理会。

只是用手背擦掉,继续盯着那些公式。

大脑在抗议。

人类的神经系统不是为理解这种反直觉的概念而设计的。

但他必须理解。

如果不能理解这个“不确定”

的世界,他就不可能去掌控它。

第五天。

第六天。

他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

不吃。

不睡。

只有咖啡和意志力在支撑着他。

相对论的张量计算——时空的度规,测地线方程,爱因斯坦场方程。

粒子物理学——夸克、轻子、玻色子,标准模型的六十一个粒子。

宇宙学——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宇宙的最终命运。

每一个概念都如此庞大,每一个理论都如此精密。

他的大脑像是一台过载的计算机。

温度在上升。

思维在加。

但也在接近极限。

第七天。

他强迫自己转换方向。

从纯理论转向应用技术。

工程学。

蒸汽机——瓦特的改良,开启了工业革命。

内燃机——汽车、飞机、现代战争。

晶体管——1947年,贝尔实验室,改变世界的明。

集成电路——把成千上万个晶体管集成在一片硅片上。

计算机——从eniac到个人电脑,从大型机到智能手机。

然后是编程。

机器语言——0和1,最原始的形式。

汇编语言——用助记符代替机器码。

c语言——接近硬件,高效强大。

c++——面向对象。

java——跨平台。

pyth0n——简洁优雅。

这些人类用来与机器沟通的语言,对他来说比母语更简单。

因为它们有着完美的逻辑。

没有歧义,没有模糊,没有情感。

只有规则。

新二打开电脑。

开始写代码。

他写的不是程序。

而是“生命”

一个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迭代的人工智能雏形——

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在他面前诞生、成长。

它开始学习数据。

开始做出预测。

开始优化自己的算法。

然后——

它被他亲手删除了。

“还不够。”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太简单了。”

“太原始了。”

“需要更复杂的架构,更强大的算法,更……”

他停顿。

“更像人。”

“但又不能太像人。”

第十天。

第十一天。

第十二天。

他开始面对最危险的领域。

人性本身。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本我、自我、我,力比多的驱动。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阴影、阿尼玛。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更安全。”

尼采的人哲学——“上帝已死,我们杀死了他。”

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

,“他人即地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