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太后召见,言语间透露出认可(2 / 3)
太太看来挺喜欢孙子的?】
【那就多说说崽的趣事,】
【拉近一下感情。】
太后果然露出了些许真切的笑容:“孩子活泼些好。皇家子嗣单薄,宸儿健康平安,是社稷之福。你将他照顾得很好。” 这句夸奖,似乎带着几分真心。
【有戏!】
【看来崽崽是我的加分项!】
【母凭子贵,】
【古人诚不欺我!】
闲话了几句家常后,太后话锋终于转向了正题,语气依旧平和,却多了几分深意:“最近宫里宫外,似乎都在议论立后之事。哀家也听闻,你协助德妃打理六宫,颇有些新举措?”
来了!核心考题!林潇潇心弦微紧,态度更加恭谨:“臣妾不敢当‘协助’二字,只是德妃姐姐慈悲,允臣妾在一旁学习。些许粗浅想法,不过是觉得宫中用度浩繁,人员庞杂,若能明晰章程,减少不必要的耗费和推诿,或可让宫人各司其职,宫廷运转更为顺畅些。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太后娘娘指点。”
她把自己的改革说得十分谦逊,重点强调目的是为了“效率”和“顺畅”,而非揽权或标新立异。
【不能居功,】
【要低调。】
【重点是表达我的管理理念——省钱、高效、大家干活轻松点。】
【这应该符合上位者的利益吧?】
【毕竟谁不喜欢一个会省钱、能管事的下属呢?】
太后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拨动着腕间的佛珠,半晌才道:“哀家虽久不管事,但也知道,管理后宫,并非易事。一味宽纵,易生懈怠;过于严苛,又失人心。你能想到从章程用度入手,体恤下人,且初见成效,颇得宫人称颂,可见是用了心的,也……确有些许慧根。”
“称颂”二字从太后口中说出,让林潇潇心中一动。看来老太太虽然深居简出,但对后宫动向并非一无所知。她连忙道:“太后娘娘谬赞了。臣妾年轻识浅,只知恪守本分,为陛下、为太后娘娘分忧是臣妾的福分。宫人们守规矩、做事勤勉,皆是陛下与太后娘娘教化之功,臣妾不敢居功。”
【商业互捧时间到!】
【功劳是领导的,】
【我是执行者!】
【态度要端正!】
太后看着她谦逊谨慎的样子,眼底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她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太多得意便张狂、失意便怨怼的妃嫔。眼前这个林氏,出身虽低,但性子看着还算沉稳,不骄不躁,最关键的是,生了皇子,而且……似乎真的有点管理后院的天赋(虽然用的法子稀奇古怪),还能让底下人念她的好。比起那个心比天高、手段狠辣却最终把慕容家和自身都作没了的慕容清月,不知强了多少倍。
“你能如此想,很好。”
太后语气更缓和了些,“皇后之位,责任重大,非仅有子嗣便可胜任。需得胸怀宽广,处事公允,方能安定六宫,让皇帝无后顾之忧。”
她这话,看似泛泛而谈,实则已经透露出关键信息——她认可林潇潇有“子嗣”这最大优势,现在也在考察其“胸怀”和“能力”,并且暗示了“让皇帝无后顾之忧”才是皇后的核心价值。
林潇潇心领神会,立刻表态:“太后娘娘教诲,臣妾谨记于心。定当时时自省,克己复礼,万事以陛下、以社稷为重。” 她没直接提皇后之位,但句句都符合未来皇后的自我修养。
【表态要坚决!】
【立场要鲜明!】
【一切以老板和公司(社稷)为重!】
【这觉悟,】
【够高了吧?】
太后微微颔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