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拉塞尔在曙光港(2 / 4)

加入书签

>“你们说能做,那就按你们的。”

路易斯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自然的信任感。

拉塞尔第一次在贵族面前,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尊重,不是作秀,而是把工匠真正当作团队的一部分来对待。

接下来让拉塞尔感到意外的,是赤潮工匠团投入港建的两样新工具。

一架叫滑轨吊机的装置,能沿着预铺轨道平稳滑行,用绞盘吊起整段梁木。

另一架是齿轮搬运车,借助蒸汽助力与齿链装置,能让两三人推着数百斤的石料前行,不需额外人手。

第一次看见吊机将一块沉重的基石提起,并稳稳落到定位线上时,拉塞尔站在一旁,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他细看那套配重与滑轮,确认这不是魔法,也不是奇技淫巧,而是实打实靠着构件与计算堆出来的成品。

对于当了一辈子工匠的拉塞尔来说,这就是不用魔法的奇迹。

“居然……真的有用。”他低声说了句,只觉说不出评价。

更让拉塞尔意外的,是这些工具的来源。

不是哪个匠师传下的祖法,也不是哪位老工匠的私藏改造。

来自赤潮的工匠团说得很清楚,这两样器械,最初的设计图是领主路易斯画出来的。

“滑轨吊机,是大人去年亲自试制的。”麦克告诉拉塞尔。

麦克年纪比他还大些,是赤潮工坊的工匠署长,嗓门大,甚至有些粗鲁,但说起领主大人时态度一贯地尊敬。

“搬运车的齿链原本是用在麦子翻拣机上的,是路易斯大人琢磨着改出来的结构。”

这些事拉塞尔起初只当是麦克的吹嘘。

但越看越清楚之后,他开始主动向麦克请教使用方式,慢慢接受了这些赤潮式的科技。

不过真正让他感到不一样的,不是技术,而是制度。

工地上每天都有清单报表。

任务谁负责,进度走到哪,交接有没有完成,失误是否上报……

表格一张张贴在工坊门口,谁都能看。

“这种有什么用”他有一次忍不住问。

麦克拿出几份文件,给他看了例子:“路易斯大人说,技术要重视,那制度也得重视。”

但拉塞尔并不把那几张所谓的工序表、责任卡放在心上。

他干了一辈子工,知道什么是真正让工程动起来的。

不是写在纸上的计划,而是现场的经验、手感和吼声。

拉塞尔甚至觉得,这种把工匠活写成表格的做法有些做作。

“工地不是学堂。”他当时只是这么想着。

但拉塞尔可没资格拦着,让麦克把这套制度用在港口建设。

一开始来自东南行省的所有工匠都不适应。

工匠们抱怨填写繁琐,小队长嫌任务细碎,有人干脆照旧凭记忆调度。

几天下来也没出现什么大问题。

直到一桩不小的失误,一批地基石材因搬运时间冲突耽搁,整整一段墙体被迫停工一日。

麦克只翻出那张表,按时间调度把相关几人的任务一一标出,让人照规矩改调度、补返工,并且给予合理的惩罚。

于是没人不再把那几张表格当回事,不到两天,工序就追了回来,反而比原计划提前了半日。

拉塞尔站在一旁看着那份表格的作用一项项显现,谁负责什么一目了然,出了问题也推卸不了。

交接清楚没人甩锅,补救也更快。

而且是每个参与的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工作到底意义何在。

不是被推着干活,而是主动把自己当成整个工程的一环。

这比他见过的任何工地都安稳、高效、少扯皮。

拉塞尔不得不承认,这东西十分管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