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社团活动,收获满满(2 / 3)

加入书签

皂角香,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衣服贴合身体的舒适。当他看到对面队伍里刘墨白摇着折扇悠然入座时,手心不禁沁出冷汗,心跳也陡然加快。那折扇上“文曲星”三个鎏金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着刘墨白的自信与傲慢。抽签结果公布,他们抽到的辩题是“宽松式管理对高中生利大于弊”,而对方正是以严谨逻辑着称的镇中学代表队,这让李晓聪感到压力倍增。

“现在有请正方一辩陈词!”随着主持人的话音落下,李晓聪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台。聚光灯刺得他睁不开眼,眼前一片白茫茫,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刚来清平村时,在讲台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场景,那时的他紧张得说不出话,双腿直打哆嗦。但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底气,那些日夜的努力和准备,就像坚固的铠甲,披在他的身上。

“各位老师、同学,”他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虽然一开始还有些微微颤抖,但很快就变得坚定而有力,“有人说宽松式管理会让学生懈怠,可风筝若被线牵得太紧,又怎能翱翔天际?”他想起在清平村自由探索知识的日子,想起王伯那句“强扭的瓜不甜”,思绪如泉涌,语速不自觉加快,“就像我们在学习中,自主思考的空间,不正是成长的沃土吗?只有给予我们足够的自由,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激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自由辩论环节,刘墨白突然起身,折扇重重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如同惊雷炸响。“对方辩友可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的声音高亢而尖锐,“若没老师严格管教,在座各位能坐在这里辩论?宽松式管理只会让学生变得散漫、无纪律!”台下响起一片附和声,仿佛一阵汹涌的浪潮,要将李晓聪淹没。李晓聪却注意到对方衣角的褶皱,心中一动——这与他在申城参加商务晚宴时,那些紧张的企业家如出一辙!原来,看似自信满满的刘墨白,内心也有不安。

“对方辩友混淆了概念!”李晓聪猛地站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如同战鼓擂响。他的眼神锐利如鹰,直视着刘墨白,“宽松不是放任,而是给予信任!就像培育幼苗,过度浇水反而会烂根!”他的目光扫过观众席上小美鼓励的眼神,那眼神如同春日的暖阳,让他充满力量;又看到王伯王婶在后排局促却骄傲的身影,王伯挺直的腰板和王婶含笑的眼睛,让他的声音愈发激昂,“我们清平村的同学,正是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我们学会了自律,学会了独立思考,这难道不是宽松式管理的好处吗?”

当宣布清平村中学获胜时,礼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李晓聪站在领奖台上,捧着“最佳辩手”的奖状,突然发现奖状的边角有些毛糙——这分明是用旧报纸裁制而成。但此刻,这份简陋的奖状却比他从前见过的任何奖杯都要珍贵,因为它承载着他的努力、团队的付出,还有在清平村的成长与蜕变。

散场后,刘墨白拦住了他,折扇早已收起,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有不甘,有敬佩,还有一丝懊恼。“我输得心服口服。”他顿了顿,目光真诚地看着李晓聪,“你方才说的‘风筝与线’的比喻,我会记一辈子。没想到,看似普通的你,竟有如此犀利的思维和雄辩的口才。”李晓聪正要回答,却见张明远从角落里走出,他戴着那顶旧草帽,身上还沾着些泥土,拍了拍李晓聪的肩膀,低声道:“去后台看看吧,有人等你很久了。”

后台的储物间里,光线昏暗而潮湿。小美正抱着个粗陶罐子,发梢还沾着雨水,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王婶炖的鸡汤,说给你补补。”她的声音比平日更轻,带着一丝羞涩,“还有……”她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六个烤红薯,热气透过油纸散发出来,香气四溢,“赵虎他们在村口等你,说要给你办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