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传承理念,培养人才(2 / 3)

加入书签

理都没吃透,还想研究灌溉系统?别异想天开了!”

教室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晓聪的脸涨得通红,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心中满是委屈和不甘。就在这时,张明远突然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坚定,打破了僵局:“好!就冲你这份闯劲,我支持!”他转头看向陈墨,眼神坚定,“李总说过,人才不是教出来的,是闯出来的!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机会去尝试、去犯错!”

申城这边,“青苗特训营”开营仪式上,气氛却剑拔弩张。新员工林阳突然站出来,名牌在胸前微微晃动,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的桀骜不驯:“李总,您让我们用三天时间设计扶贫方案,却不给任何资源,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没有数据、没有资金,我们拿什么去设计?”他的话引起了一阵骚动,其他新员工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思成不慌不忙地调出清平村的监控画面。画面中,晓聪正带着小伙伴们用树枝和泥土搭建简易水坝,汗水湿透了他的蓝布衫,却依然专注地调整角度。他的裤腿沾满了泥浆,双手也被磨出了水泡,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看到了吗?”李思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就是资源匮乏时的破局之道。现在,我给你们三天,用一包方便面和一瓶矿泉水,创造出价值百万的商业方案!我要的不是完美的方案,而是你们突破困境的勇气和智慧!”

特训营里,哀嚎声四起。新员工们看着简陋的“工具”,愁眉苦脸,不知从何下手。但李思成却胸有成竹,他知道,真正的人才,就是要在绝境中绽放光芒。他在监控室里默默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现,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担忧。

一个月后,当林阳带着他的“共享农具”方案获得创投机构千万投资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站在领奖台上,声音颤抖地说道:“我终于明白李总的良苦用心。就像清平村的孩子们,用最原始的材料创造奇迹,我们也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这个方案的灵感,就来自于那些孩子们的坚持和创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而在清平村,晓聪的灌溉系统试验也到了关键时刻。暴雨倾盆,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朵朵水花。山洪咆哮着冲向农田,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随时准备摧毁一切。晓聪顶着狂风,将自制的三角支架固定在水渠旁,雨水打在他的脸上,生疼生疼的,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快!利用抛物线原理引流!”他大声指挥着小伙伴们,声音被狂风和暴雨淹没,但他依然奋力呼喊着。

监控室里,李思成紧紧盯着屏幕,手心全是汗,指甲几乎掐进了掌心。当看到晓聪设计的系统成功将洪水引入蓄水池时,他猛地一拳砸在桌上,眼眶泛红:“好小子!”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模糊了他的视线。这一刻,他看到的不仅是儿子的成长,更是自己理念的传承。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无数像晓聪一样的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李总,股东们要求召开紧急会议。”秘书小吴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一丝不安,“他们认为‘青苗计划’投入太大,要求立即叫停。”

李思成擦去眼泪,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他整理了一下领带,大步走向会议室。推开雕花木门的瞬间,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会议室里,股东们的脸色阴沉,气氛剑拔弩张。

“李总,我们不能再养闲人了!”一位股东拍案而起,涨红的脸上满是愤怒,“那些所谓的培训,就是在浪费钱!集团的利润都被这些项目拖垮了!”其他股东也纷纷附和,会议室里一片反对声。

“浪费钱?”李思成冷笑一声,调出林阳的项目数据和清平村的教学成果,大屏幕上,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和孩子们创新的成果展示在众人眼前,“看看这些!这就是我要的回报!人才,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现在的投入,是为了集团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如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