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寻求融资,四处碰壁(2 / 3)

加入书签

梁骨往上爬。

接下来的七天,李思成仿佛置身于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辗转于沪市、深市、京城的投资机构。在高盛亚太区总部,落地窗外的黄浦江波光粼粼,船只穿梭如织。他站在能俯瞰整个江面的落地窗前,向七位合伙人展示李氏集团的转型方案,西装革履的合伙人端着咖啡,漫不经心地听着,最终只留下一句“行业寒冬,我们只投独角兽企业”,就将他打发。

在红杉资本的会议室,水晶吊灯璀璨夺目,照得人睁不开眼。李思成连续三个小时据理力争,口干舌燥,声音都变得嘶哑。他面前的风控官却始终冷着一张脸,手中转着钢笔,笔尖在桌面上敲出哒哒的声响,最终换来的是冷冰冰的回应:“您的企业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船,我们不会做那个填窟窿的人。”

暴雨夜,豆大的雨点砸在迈巴赫的车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李思成蜷缩在后座,手机屏幕的冷光照亮他布满血丝的双眼。第17个未接来电来自林宛如,看着通话记录里妻子的名字,他犹豫片刻,还是按下关机键。车载屏幕突然弹出清平村的实时画面:晓聪正举着自制的简易投影仪,给小伙伴们讲解几何光学,白墙上跳动的光斑映着少年兴奋的脸庞,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点亮了整个黑暗的世界。

“李总,弘毅资本同意面谈!”小吴的声音带着惊喜,却在看清老板的瞬间戛然而止。李思成的衬衫领口染着咖啡渍,领带不知何时扯断了半截,随意地挂在脖子上,胡茬布满下巴,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但当他抬头时,眼中却重新燃起斗志,那抹光亮,与监控里晓聪解题时的眼神如出一辙,像是两簇永不熄灭的火焰。

弘毅资本的会议室里,落地窗外的京城夜色璀璨,霓虹灯光将城市勾勒成一幅绚丽的画卷。董事长陆远之转动着紫檀木手串,每一颗珠子碰撞都发出清脆的声响,听李思成讲完最后一个字,突然轻笑出声:“李总,你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不过……”他话锋一转,身后的大屏幕亮起,刺眼的白光让人眯起眼睛,“我们可以注资30亿,但有三个条件:第一,撤掉现有的管理层;第二,将清平村项目剥离出来单独上市;第三……”

“不可能!”李思成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咖啡杯剧烈晃动,褐色的液体飞溅在陆远之锃亮的皮鞋上,形成一个个深色的斑点,“清平村是李氏集团的根基,谁都别想染指!”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胸腔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陆远之饶有兴致地挑眉,示意助理递上一份文件,牛皮纸袋上印着瑞士银行的标志。他慢条斯理地抽出文件,纸张摩擦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李总不妨看看这个。瑞士银行已经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明天一早,您名下的游艇、私人飞机,还有……”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李思成骤然紧绷的脸,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那座神秘的清平村,都会被查封。”

空气瞬间凝固,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停止。李思成的眼前浮现出清平村的每一个角落:晓聪和小伙伴们用算盘计算收成的教室,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王伯手把手教晓聪劈柴的小院,斧头砍在木头上的闷响还萦绕在心头;还有那盏永远为晚归孩子亮着的煤油灯,昏黄的灯光温暖着每一个夜晚。他深吸一口气,从公文包夹层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创业初期,和妻子、儿子在游乐园的合影,照片有些褪色,边缘也微微卷曲。照片里晓聪软糯地抱着他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爸爸是超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陆总,”李思成的声音突然平静下来,将照片轻轻放在谈判桌上,手指微微颤抖,“我给您讲个故事。二十年前,我在地下室创业,四面漏风,冬天冷得像冰窖,饿到吃泡面调料包充饥。有次发高烧,浑身滚烫,意识模糊,是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