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社团活动,重新融入(2 / 2)
:“先从后勤做起吧。”她把鸡毛掸子递给李晓聪,目光却像穿透人心的利箭,“但若再敢捣乱,就永远别进这间教室。”她的语气虽然严厉,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此后的日子里,李晓聪像是上了发条的闹钟。清晨,天还未亮,他就摸黑来到教室,借着微弱的晨光,用自制的桐油抹布仔细擦拭每一件乐器,连月琴的弦轴都要转着圈擦三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课间休息时,其他同学都在嬉笑玩耍,他却蹲在走廊上修补破损的乐谱,用浆糊把撕裂的纸张贴得平平整整,还会在边角画上可爱的音符图案,为单调的乐谱增添一抹色彩;放学后,他跟着陈老师学习基础乐理,煤油灯下,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字迹工整得如同印刷体,连王伯都笑他“比考状元还认真”。
距离汇演还有七天时,意外发生了。负责敲扬琴的周小燕在帮家里收柿子时摔了一跤,手腕肿得像馒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陈淑琴看着节目单,急得在教室里来回踱步,琴谱被翻得“哗哗”作响,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老师,我来试试!”李晓聪的声音让所有人愣住。他径直走到布满灰尘的扬琴前,掀开琴盖的瞬间,一年前自己泼的墨汁还残留在琴身上,像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深吸一口气,他的手指悬在琴弦上方,突然想起陈老师教过的“心正则音清”,手腕轻轻落下,《彩云追月》的旋律从指尖流淌而出。虽然节奏有些生涩,但每个音符都饱含着他的努力与决心,仿佛是他用汗水和泪水谱写而成。
“你什么时候学的扬琴?”陈淑琴推了推眼镜,眼中满是惊讶,镜片后的目光中多了一丝赞许。李晓聪挠挠头,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手抄乐谱,纸张边缘已经被翻得发毛,上面布满了修改的痕迹和密密麻麻的标注,“这半个月,我每天对着您教的录音带练习到半夜。”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老师,再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能练好!”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决心。
汇演当天,县礼堂座无虚席,灯光璀璨。李晓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怀里抱着用旧床单改制的琴罩,手心全是汗,心跳如擂鼓。当聚光灯打在扬琴上时,他瞥见观众席里赵虎挥舞的自制加油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李晓聪加油”;大刘别扭地竖起的大拇指,脸上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还有陈老师鼓励的眼神,那眼神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的心。琴弦拨动的刹那,所有的努力与坚持,都化作流淌的音符,在礼堂里回荡,仿佛是他内心深处的呐喊。
别墅监控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林宛如紧紧攥着丝帕,指甲几乎要将其扯破,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屏幕中儿子专注演奏的模样,与记忆里那个在私人音乐厅摔吉他的少年重叠又分离。“他以前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她的声音哽咽,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欣慰。
李思成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调出“才艺突破考核”方案,屏幕蓝光映得他眼神冷峻,“通知张明远,安排‘省艺术团特招’事件——真正的成长,需要更大的舞台考验。”
曲终,雷鸣般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李晓聪站起身,对着观众席深深鞠躬,额头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上。当他转身时,发现陈老师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那泪水里有感动,有欣慰;周小燕把珍藏的笛子递到他手中,眼神中充满了认可;大刘则粗鲁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有点本事啊!”窗外,暮色渐浓,炊烟袅袅升起,李晓聪知道,自己终于真正融入了这个集体,而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更广阔的天地,更多未知的挑战,但他已不再畏惧,因为他已经拥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