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回忆往昔,触动心灵(2 / 3)
她的声音带着疑惑。
“这是晓聪小学三年级时写的。”李思成苦笑一声,笑容比哭还难看,“因为在学校里抢同学的零食,还把人推倒在地。他在检讨书上写‘我爸有钱,赔给他就行了’。”他的声音突然崩溃,“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们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养一头被宠坏的‘小怪兽’!”
李母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布满皱纹的手死死按住胸口的位置,脸色涨得通红。林宛如立刻扑到母亲身边,慌乱地翻找着急救药,睫毛上的泪珠随着动作不断掉落:“妈,您别激动!思成,你别说了,妈受不了!”
“我要说!”李思成的声音陡然提高,震得桌上的水杯都微微晃动,水波纹在杯壁上不断扩散,“你们以为我不心疼吗?当我看到监控里晓聪在烈日下清扫操场,汗水把衣服湿透了一遍又一遍,我的心就像被千万根针扎着!”他扯开领口的领带,露出脖颈上被汗水浸透的痕迹,“但你们知道吗?第二天,他主动把操场的边边角角都扫得干干净净,还帮同学一起打扫教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舅舅突然叹了口气,粗壮的胳膊抹了把脸,袖口蹭过粗糙的胡茬:“思成啊,我们也知道晓聪以前不懂事,但他毕竟是孩子,经不住这样的苦啊。”他的声音里带着无奈,“你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总不能让孩子在那受苦六年啊!”
李思成沉默片刻,又抽出最后一张照片。照片上,五岁的李晓聪戴着金灿灿的绘画比赛冠军奖牌,笑容灿烂地依偎在林宛如怀里,那时候的他眼神清澈,充满灵气,脸上还沾着水彩颜料。“这是晓聪五岁时拿奖的照片。”李思成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儿子的脸庞,仿佛能触碰到曾经的温度,“那时候的他,聪明又善良,是我们全家的骄傲。他会用压岁钱资助流浪动物,会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小朋友。”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扫过每一个人,“我坚信,晓聪骨子里的那份美好还在,只是被我们的溺爱给遮盖住了。清平村的教育方式,或许就是拨开迷雾的那道光。”
林宛如盯着照片,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儿子小时候,总是奶声奶气地喊着“妈妈”,会用稚嫩的小手给她画歪歪扭扭的贺卡,会在她生病时守在床边,用凉毛巾一遍遍给她擦脸,还说“妈妈快点好,我以后要当医生治好妈妈”。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贴心的孩子变得如此陌生?
李父缓缓摘下老花镜,用颤抖的手擦拭着眼角,镜框上还残留着老人的指纹:“思成,你真的确定,晓聪在那里能变好吗?”老人的声音里充满了忧虑和期待,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我确定。”李思成走到投影幕布前,再次按下遥控器。画面里,正读初中的李晓聪蹲在田间,小心翼翼地扶正一棵被风吹歪的秧苗,阳光洒在他晒黑的脸上,汗水顺着下颌滴落,打湿了打着补丁的蓝布衫。他身旁的小伙伴不小心摔倒,他立刻伸手去扶,嘴里还念叨着王伯教的话:“庄稼要扶,人更要扶。”
“爸,您看,”李思成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也带着不易察觉的骄傲,“他正在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尊重生命。这才是我想看到的晓聪。”
宴会厅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老式座钟“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是时间的心跳。亲戚们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他们回想起李晓聪曾经在小学阶段的种种问题,那些让人头疼不已的场景,此刻如同潮水般涌现在脑海中。林悦若有所思地盯着屏幕,二舅母悄悄抹着眼泪,大姨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激烈反对,只是低声啜泣着。
就在这时,李思成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张明远发来的消息,还附带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李晓聪站在田间的土坡上,手里拿着用树枝自制的教鞭,正在给youudents讲解插秧技巧。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虽然破旧,但整洁干净,脸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