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专家建议,增添助力(1 / 3)

加入书签

京城九月,暑气与寒意激烈交锋,蝉鸣声里裹挟着枯枝败叶的萧索。李思成的宾利车碾过燕园青石板路,车轮与碎石碰撞的声响,宛如命运的鼓点。车窗外,爬满紫藤的院墙在秋风中摇曳,斑驳的光影透过车窗,在他紧绷的脸上投下交错的阴影,恰似他此刻纷乱复杂的内心。

雕花木门上的铜环被岁月磨得发亮,李思成伸手叩门,指节与铜环相触的瞬间,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厚重。门内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紧接着,檀香混着陈年墨香扑面而来,氤氲的香气中,一位身着藏青唐装的老者缓缓现身。陈墨远白发如霜,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却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看穿人心底的秘密,又好似武侠小说中隐世的高手,仅凭气息便能洞察来者意图。

“李总大驾光临,可是为了令郎之事?”陈墨远声如洪钟,不待李思成开口,便一语道破天机。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瞬间刺破了李思成精心维持的镇定,他心中骇然,这陈墨远果然名不虚传,仅凭几句电话沟通,竟能将他的心事看得如此透彻。

李思成恭敬地递上一沓资料,双手微微颤抖,仿佛那不是普通的文件,而是承载着儿子未来的千钧重担。资料中,晓聪的成长记录触目惊心:打架斗殴的现场照片、被学校处分的通知书、夜店狂欢的监控截图;穿越乡镇的详细规划图文并茂:青瓦白墙的民居分布图、农耕课程表、私塾教学大纲;还有精心挑选的监控视频片段,每一段都记录着穿越乡镇里孩子们的生活点滴。“还请陈老指点。”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陈墨远接过资料,坐在藤编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翻阅起来。每翻过一页,他的眉头便皱得更深几分,如同层层叠叠的山峦,凝聚着深深的忧虑。当看到晓聪在夜店与人推搡的视频时,他重重地“啧”了一声,手中的茶杯重重地砸在檀木茶几上,茶水溅出,在古朴的桌面上留下深色的痕迹。“溺爱如砒霜啊!”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痛心与愤怒,“这孩子被惯得一身戾气,再不纠正,迟早要闯大祸!就像脱缰的野马,若不及时驯服,必将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思成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月牙形的血痕。“所以我才筹划了这个穿越计划,”他的声音坚定却又带着一丝忐忑,“让他在1982年的乡镇环境中,脱离优渥条件,从头学起。”他详细介绍起穿越乡镇的设计,语气中渐渐有了一丝憧憬:“没有手机电脑,只有煤油灯和手抄课本;每日农耕劳作与读书学习交替,模拟那个年代的生活节奏。就好比让一个在温室中娇生惯养的花朵,置于风雨之中,历经洗礼,方能绽放出真正的光彩。”

陈墨远突然摘下眼镜,用泛黄的绢布擦拭镜片,动作不紧不慢,却让李思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仿佛等待判决的囚徒。良久,老人才开口:“想法很大胆,但风险不小。”他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刃,直视李思成的眼睛,“不过,若能把控得当,倒不失为一记妙手!”

李思成猛地抬头,眼中燃起希望的火焰,仿佛在黑暗中寻觅已久的旅人,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还请陈老明示!”他急切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渴望。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富家子弟最缺的是什么?”陈墨远站起身,踱步到窗边,窗外的紫藤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是吃苦的勇气,是直面挫折的韧性,是脚踏实地的根基!”他突然转身,袖口带起一阵风,将桌上的资料掀起一角,如同武林高手施展轻功,带起一阵劲风,“你这1982年的乡镇,恰恰能补上这些缺失!粗茶淡饭磨性子,田间劳作练筋骨,私塾式教育收心性,此乃‘三斧破局’之法!”

李思成听得热血沸腾,仿佛干涸已久的心田,突然涌入一股清泉。然而,陈墨远话锋一转:“但其中关键,在于环境的真实性与持续性。稍有疏漏,前功尽弃!”他拿起一支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