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实地演练,查漏补缺(1 / 3)
八月的骄阳还未升起,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穿越乡镇,青石板路上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惊醒了枝头沉睡的麻雀。李思成站在镇口老槐树下,斑驳的树影在他脸上晃动,手中的紫砂壶氤氲着热气,眉头却紧紧皱成“川”字。虽说前期的团队建设让大伙拧成了一股绳,但真正要复刻1982年的乡镇生活,还差着几分火候,这让他心中像压着块大石头。
“老板,王氏集团又有动作了。”黑燕匆匆跑来,运动鞋沾满晨露,发丝也被汗水黏在额头上,呼吸急促得话语都有些断断续续,“他们黑进咱们的内部通讯系统,散布‘演练就是走过场’的谣言,还煽动部分农民罢工。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农民聚集在指挥部门口,说要讨个说法!”
李思成将茶盏重重搁在石桌上,震得茶水四溅,溅到桌上的茶叶仿佛在诉说着他此刻的烦躁:“通知张明远,启动‘烽火台’应急预案。让技术部连夜升级防火墙,再派安保队暗中排查可疑人员。”他摩挲着腰间玉佩,目光扫过远处正在布置集市摊位的村民,眼神中透着坚定,“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乱了阵脚。咱们这场戏,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集市演练率先开场。赵铁牛扮作卖山货的猎户,粗布麻衣下的肌肉绷得紧实,可一站到摊位前,就像被点了穴似的,紧张得手脚都不知该往哪放。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结结巴巴地开口:“这……这野山菌,十……十五元一斤。”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完全没了平日里的豪迈。对面扮作菜贩的王福海也没好到哪去,拄着拐杖的手不停地哆嗦,说话都不利索:“恁这价格忒贵,八元,行就行,不行拉倒!”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哄笑。扮演顾客的年轻演员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赵猎户,您这卖货跟背课文似的,当年俺爹买山货,那可是唾沫星子横飞地砍价!您这气场,怕是连自家母鸡都唬不住!”赵铁牛涨红着脸,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挠头憨笑,慌乱中手中的猎刀鞘“当啷”撞到摊位木架,震得干蘑菇簌簌掉落,在地上滚了好远。
就在气氛尴尬到极点时,一辆二八自行车“叮铃铃”冲进集市,惊得鸡飞狗跳。车上跳下位戴着圆框眼镜、系藏青围巾的中年男子,正是李思成重金聘请的表演指导老师陆文渊。他推开人群,折扇“啪”地展开,颇有几分江湖大侠的风范:“且慢!诸位可知何为市井烟火?这买卖之道,讲究的是个‘活’字,要把这货物的魂儿,说到买家心坎里去!”
陆文渊踱步到赵铁牛摊位前,随手拈起朵干蘑菇,对着阳光细细端详,仿佛那是件稀世珍宝:“老赵,你瞧这菌子,色泽暗沉,纹理清晰,该这么吆喝——‘客官您上眼!这可是俺在鹰嘴崖采的陈年野菌,那鹰嘴崖地势险峻,云雾缭绕,采这菌子,得冒着摔下悬崖的风险!炖汤喝了能赛过活神仙,强身健体,百病不侵!’”说罢突然压低声音,挤眉弄眼,活像个狡黠的老江湖,“不过您要是诚心要,看在老乡份上,给个本钱价,十元您拿走?这价,出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啦!”
赵铁牛眼睛一亮,像被点通了任督二脉,依样画葫芦,扯开嗓子吼了起来,声音震得周围的瓦片都微微发颤:“走过路过别错过!这野山菌炖了能壮筋骨,娶媳妇都不用媒婆!吃了我的野山菌,保准您身强体壮,干活像头牛,晚上睡觉香得跟头死猪似的!”夸张的动作和直白的吆喝逗得众人捧腹大笑,连一旁的王福海都笑得直拍大腿,烟斗里的烟灰簌簌落在布鞋上,都浑然不觉。
然而,家庭聚会场景的演练却陷入僵局。周翠花扮演的“母亲”捧着粗瓷碗,手指紧张得微微发白,给“女儿”夹菜时动作僵硬得像个机器人:“妮子,多吃点……”话还没说完,小女孩突然哇地哭出来:“阿姨手好凉,一点都不像妈妈!”尖锐的哭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格外刺耳。周翠花慌了神,围裙都系歪了,脸上的笑容瞬间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