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薪资待遇,反复权衡(2 / 3)

加入书签

案,用1982年的打字机格式发布。张明远,去把全球拍卖行里所有80年代的老物件全部拍下来,就当是……”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冷笑,“给演员们的日常小礼物。”

三日后,穿越乡镇那由纯铜打造的谷仓大门缓缓打开,里面早已挤满了人。屋檐下的雨滴连成晶莹剔透的珠帘,王福海吧嗒着他那镶着金边的烟袋,周翠花抱着女儿站在人群前排,小丫头的辫子上别着由钻石和红宝石镶嵌而成的发卡,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乡亲们,”李思成站在由整块翡翠雕琢而成的临时木台上,身上的中山装虽然被雨水洇出深色的痕迹,但依然难掩他的贵气与从容,“先说个坏消息——”他故意停顿了一下,人群中顿时响起不安的骚动,“王氏集团说我们发不出工钱。”

周翠花紧张地攥紧女儿的小手,王福海的烟袋锅在镶着金边的鞋底上磕得“砰砰”响。就在气氛凝滞到极点时,李思成突然展开一张由千年宣纸制成的泛黄纸张:“但这是好消息!”他高举的正是1982年的《人民日报》复刻版,“当年咱们国家勒紧裤腰带搞建设,靠的是什么?是信任!是团结!而今天,我李思成有的是钱,缺的就是大家这份信任!”

他大步走下木台,径直来到王福海面前:“大叔,您护院受伤,按规矩该赔五十块。但我想换成……”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由紫檀木雕刻而成的精美盒子,里面是一台限量版的海鸥牌相机,“您不是总说想给老伴儿拍张照?这台相机全球只有十台,今天就送您一台!”

老汉粗糙的手指颤抖着抚过冰凉的金属机身,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李老板,俺不要这金贵玩意儿,给俺换成……”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换成能给娃娃买作业本的钱就行。”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李思成趁机举起由黄金打造的喇叭:“所以我们定了新规矩!”他展开写满蝇头小楷的千年宣纸,“基本工资照国营厂标准的三倍发放,演技好的发‘艺术津贴’,上不封顶,农忙干得漂亮的,奖励……”他打了个手势,张明远推着盖着金丝绒红布的推车缓缓登场,“熊猫牌电视机只是小意思,表现特别突出的,直接奖励一套带花园的独栋小院!”

红布掀开的刹那,人群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惊呼。21寸的彩色电视机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这在1982年,是连县委大院都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但有个条件!”李思成的声音如洪钟般压住了骚动,“每个月,咱们搞个‘最佳村民’评选。演得像、干得好、还能帮衬新人的,才能抱走大奖!”

周翠花兴奋地举起手,声音清脆:“李老板,俺女儿能算加分项不?她现在看见穿中山装的,就喊‘李伯伯好’!”她的话惹得众人捧腹大笑,小女儿也跟着“咯咯”笑起来,清脆的笑声如银铃般在谷仓里回荡。

然而,正当气氛热烈到顶点时,谷仓外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五辆由防弹玻璃打造的黑色轿车如恶兽般鱼贯而入,一群身着黑色西装、戴着墨镜的保镖簇拥着一位戴墨镜的中年女人走下车。她踩着二十厘米的镶钻高跟鞋,在泥泞的土地上艰难前行,每走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嘴角挂着嘲讽的笑:“李思成,听说你在搞慈善?我看你这是在拿钱打水漂吧!”

沈星河瞬间如猎豹般挡在李思成身前,手术刀不知何时又回到了手中,寒光闪烁。张明远带着安保队迅速如铁桶般围拢,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王董事长,大驾光临有何贵干?”李思成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下衣襟,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周身散发着上位者的威严。

王董事长摘下墨镜,露出鹰隼般的眼睛:“听说你给泥腿子开天价工资?”她扬起手机,屏幕上是经过篡改的“薪资表”,“我旗下的影视城,群演一天才五十块。你这……”她故意拖长尾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