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整改要求,明确方向(2 / 3)

加入书签

这些肉眼不可见的纳米丝线,如同隐形的哨兵,能自动识别强酸物质并触发警报。”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卫生院所有医疗设备都将配备三重独立供电系统,就算遭遇八级地震,或者像现在这样的恶意攻击,也能保证持续运转,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狡辩!”周正明副主任的声音突然从电话里炸响,带着浓浓的质疑和不满,“人员招聘计划更是漏洞百出。你说要请‘杏林盟’专家,可有正式聘书?那些在医学界德高望重的大拿,凭什么放弃城市里优越的条件,屈居这穷乡僻壤?”

李思成早有准备,他对着张明远使了个眼色。张明远立刻熟练地操作起投影仪,墙上顿时浮现出七位白发老者的签约视频。画面中,最年长的孙院士坐在古朴的书房里,背后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医学典籍,诺贝尔医学奖奖章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而耀眼的光芒。孙院士对着镜头微笑,脸上的皱纹里仿佛都藏着岁月的智慧:“老夫行医六十年,见过太多孩子因为缺医少药而夭折,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却又渐渐失去光彩的眼睛,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李总的‘穿越计划’,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希望,看到了这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未来。”

这时,张科长的冷笑从电话中传来,充满了嘲讽:“就算有专家,基层医护呢?难不成让娃娃们当护士?这不是胡闹吗?”

画面切换到卫生院临时搭建的培训室,虎娃正全神贯注地练习静脉穿刺。他面前的模拟手臂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针孔,每一个针孔都是他努力的见证,却每一针都精准无误,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和专注。“这是我们的‘青苗计划’,”李思成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仿佛在介绍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从本地选拔有潜力的孩子,送往协和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定向培养。学成后,他们既能说1982年的方言,与乡亲们亲切交流,又掌握现代医疗技术,成为守护这片土地的白衣天使。”

王司长重重咳嗽一声,打断了争论,仿佛要将空气中的火药味驱散:“最后一点,医疗质量如何监管?总不能靠你空口白牙保证吧?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

李思成走向墙角那扇厚重的保险柜,转动密码锁的声音在寂静的了望塔上格外清晰。取出一本烫金证书,翻开后,联合国卫生组织的印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份合作的分量:“我们已与国际医疗质量认证机构JcI达成合作,”他的语气庄重而自信,“每月都会有独立团队进行飞行检查,不提前通知,随时降临,确保卫生院始终保持最高标准。此外,”他调出实时监控画面,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和画面如同跳动的生命,“所有诊疗过程都会通过量子加密技术同步传输到省卫健委,接受双重监督,让每一个医疗行为都暴露在阳光下。”

正当电话那头的气氛稍缓时,卫生院工地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声音如同惊雷,震得了望塔都微微晃动。李思成脸色骤变,透过望远镜,他看见一辆运送医疗设备的卡车正在熊熊燃烧,火焰如同恶魔的舌头,贪婪地吞噬着车上的一切,滚滚浓烟直冲天际。轮胎印从燃烧的卡车处延伸向远处的竹林,仿佛是敌人逃跑时留下的罪证。“王司长,我这边突发状况,稍后……”

“等等!”王司长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仿佛法官敲响了法槌,“刚刚有人匿名举报,说你私设军事禁区,还豢养武装人员。李总,这可是重罪!”背景里传来周正明的附和,声音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我就说,这么大的工程,背后肯定有猫腻!”

李思成握紧话筒,指甲几乎掐进掌心,疼痛让他更加清醒。他知道,这是王氏集团的又一记杀招,试图将他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诸位领导,”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平静,仿佛暴风雨中的平静海面,暗藏汹涌,“请打开卫星地图,搜索坐标30.23,118.45。”<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