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实地考察,难改心意(2 / 3)

加入书签

小插曲。走,带各位看看教师宿舍。”

穿过开满蔷薇的小径,一排红砖瓦房映入眼帘。房檐下挂着的玉米串在风中轻轻摇晃,墙根处的青苔诉说着岁月的痕迹。“每间宿舍都有独立小院。”李思成推开一扇木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院内的石磨上还残留着些许面粉,角落里的鸡笼里,几只芦花鸡正悠闲地啄着地上的谷粒。

李守仁走进卧室,摸了摸斑驳的木床,床垫是用稻草填充的,发出轻微的窸窣声。“没有空调,没有席梦思床垫,连书桌都是老式的五斗柜改造的?”他转身时,衣角扫落桌上的煤油灯,灯芯晃动,差点熄灭。“李总,恕我直言,这样的条件,让我如何安心搞教研?”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湿巾,仔细擦拭着手指。

“安心?”李思成突然笑了,笑声惊飞了院角的麻雀。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在雨中劳作的“村民”,眼神渐渐变得深邃,“李老师可知,当年华罗庚在牛棚里都能写出数学巨着?教育的真谛,从不在硬件的奢华。”他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墙上的老照片微微颤动,照片里李晓聪幼时的笑脸在光影中忽明忽暗,“在这里,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灵魂的摆渡人!”

气氛瞬间凝固。李守仁的助手悄悄将摄像机对准李思成,镜头闪烁的红光映在他紧绷的脸上。突然,张明远冲进来,脸色通红,气喘吁吁:“李总!食堂的土灶出问题了,蒸笼全塌了!”这个意外让几位专家露出了然的神色,仿佛印证了他们心中的判断。

“无妨。”李思成弯腰捡起煤油灯,重新点亮。暖黄的光晕中,他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宛如一个孤独的战士。“就像这盏灯,哪怕风吹雨打,只要芯还在,就能照亮前路。”他望向李守仁,目光如炬,“我知道您带的学生连续三年奥数夺冠,但您可曾见过,那些在泥地里打滚的孩子,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

李守仁沉默良久,摘下眼镜,从口袋里掏出眼镜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李总,您的理想令人敬佩。但我有我的教学理念,我的学生需要最先进的教育资源。”他将眼镜重新戴上,镜片后的目光恢复了疏离,“而且,我听说您这项目总被黑客攻击,连网络信号都不稳定,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此时,天空突然响起闷雷,雨点噼里啪啦砸在青瓦上,打在窗户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李思成望着窗外的雨幕,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那个昏暗的酒吧。那天,他看到儿子李晓聪醉倒在沙发上,身旁散落着空酒瓶和游戏手柄,眼神空洞而迷茫。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疼痛感让他回到现实。“李老师,有些东西比网络信号更重要。比如,让一个迷失的孩子找回人生方向。”他的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

“抱歉,李总。”李守仁转身走向门口,皮鞋踩在积水里发出“啪嗒”声,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我心意已决。”他的助手跟在身后,摄像机镜头最后扫过满是裂痕的墙壁和摇晃的煤油灯。

雨越下越大,将众人的身影浇得模糊。李思成站在雨中,任由雨水冲刷着脸庞。雨水混着泪水,从脸颊滑落,滴在中山装上。张明远撑着伞跑来:“李总,这雨......”“让我静一静。”李思成望着远去的卡车,在泥泞中留下的车辙渐渐被雨水填满。他想起创业初期,也是这样的雨夜,他蹲在工地里啃冷馒头,却坚信明天会更好。

“启动‘神农计划’。”他突然说道,雨水顺着中山装的领口灌进去,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从现在起,所有应聘老师,先在乡镇生活三个月,体验真正的八十年代。告诉他们,这里没有捷径,只有破茧重生。”他握紧拳头,雨水混着血水从指缝间滴落——那是刚才情绪激动时,指甲在掌心掐出的伤口。

而在城市的某个监控室里,王氏集团的电子合成音响起:“继续干扰他们的网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