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灵感生根,查阅资料(2 / 4)

加入书签

我是,您是?”李思成疑惑地问道,同时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右手下意识地在桌上的纸张边缘轻轻摩挲,仿佛这样能给他带来一丝镇定。

“我叫陈清远,是一位民俗文化专家。”对方自我介绍道,“我听说您最近在四处打听关于1982年乡镇生活的资料,刚好我对这方面有些研究,或许能帮到您。”

李思成一听,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陈老!真的太感谢您了!我正愁不知道从哪里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呢。”说话间,他的左手迅速拿起一支笔,在面前的便签纸上随意画着一些线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内心激动的一种宣泄。

“呵呵,不用客气。”陈老笑着说道,“我也是偶然得知您的事情,觉得挺有意思。这样吧,咱们找个地方见面详谈,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您。”

“好,好!陈老,您说个时间和地点,我马上过去。”李思成激动地说道,声音里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兴奋。放下电话后,他先是快速地将便签纸上杂乱的线条涂掉,像是要抹去刚刚紧张的痕迹,接着起身,一边走向衣柜拿外套,一边再次确认手机电量,确保接下来的交流万无一失。

两人约定好在市中心的一家茶馆见面。李思成挂断电话后,迅速起身,简单整理了一下衣服,便急匆匆地出门了。

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街道上车水马龙,拥堵不堪。李思成坐在车里,看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龙,心急如焚。他不停地看着手表,嘴里小声嘟囔着:“快点,快点啊……”车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的街道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黄,可李思成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好不容易赶到茶馆,李思成远远地就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拿着一本书,正静静地看着。他快步走过去,礼貌地问道:“请问您是陈清远陈老吗?”

老者抬起头,微笑着看着李思成:“你就是李思成吧?快坐,快坐。”

李思成在陈老对面坐下,看着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心中充满了感激:“陈老,真的太感谢您能抽出时间见我。”说话时,他微微前倾身体,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眼神专注地看着陈老,不放过对方任何一个表情。

陈老摆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我也是对民俗文化感兴趣,既然能帮上忙,何乐而不为呢?”

服务员端上两杯热气腾腾的茶,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两人之间。陈老轻轻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李先生,我听说您想打造一个1982年的乡镇环境?”

李思成点了点头:“是的,陈老。我儿子现在被家里宠坏了,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我想让他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磨砺一下,说不定能改变他的习性。”回答时,他的右手在茶杯边缘轻轻转动,眼睛始终盯着陈老,试图从对方的反应中捕捉到哪怕一丝有用的信息。

陈老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想法倒是挺新颖,不过要打造一个高度还原的1982年乡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建筑风格、生活设施,到人们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精准无误。”

李思成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陈老,这正是我头疼的地方。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总觉得不够全面,所以才想向您请教。”说着,他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笔尖轻敲着纸面,随时准备记录。

陈老放下茶杯,眼神变得专注起来:“首先,1982年的乡镇建筑,大多是砖混结构的平房,屋顶是瓦片,墙壁是灰白色的。房子前面一般会有个小院,用篱笆围着,里面种着一些蔬菜和花卉。道路呢,多是泥土路或者砂石路,不像现在都是水泥路。”陈老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

李思成听得入神,手中的笔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舞动,每写下一个字,他都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