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o1章 晶核之诺 宇宙传承学院的培育与跨域使命新篇(1 / 5)

加入书签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晶核之诺:宇宙传承学院的培育与跨域使命新篇

“星语无疆”

盛典落幕,宇宙传承学院正式运行后的第五十年,多域文明迎来了“传承接力”

的关键阶段——批从学院结业的年轻传承者已成长为各宇宙域的中坚力量,而学院也逐渐成为多域文明“思想共鸣、技术共创、使命共担”

的核心平台。

这一年,学院启动“晶核之诺”

计划,以“星语永恒晶核”

为精神象征,选拔最优秀的年轻传承者组成“跨域使命团”

,前往宇宙边缘的“未联结同源区域”

,推动更多分散的同源文明融入多域体系,同时将多域共生的理念传递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晶核之诺”

计划的核心,是“以传承为基,以使命为魂”

——入选者不仅要掌握域共生技术、跨域文化沟通等核心能力,更需对“星语无疆、宇宙共生”

的信念有深刻理解,愿意为跨域联结付出长期努力。

选拔过程历时三年,分为“理论考核”

“实践挑战”

“信念答辩”

三个阶段,从15o个集群推荐的5ooo名年轻传承者中,最终筛选出1oo人组成批“跨域使命团”

第一阶段:理论考核——筑牢跨域认知根基

考核内容覆盖多域文明五百年共生史、《宇宙未来新约》核心条款、域本源共振技术原理、跨域文化差异应对策略等,重点考察传承者对“多域共生本质”

的理解。

来自“新域宇宙”

的星晓(28岁,星澈的弟子,擅长跨域符号解读)在考核中,针对“如何平衡新文明自主性与多域体系规则”

的问题,提出“共生而非同化”

的观点:“我们不是要让新文明‘复制’多域体系的模式,而是要通过符号共鸣、技术共享,帮助他们找到与多域共振的最佳方式,保留自身文明特色的同时,融入宇宙共生网络。”

这一观点得到考核委员会的高度认可,成为后续跨域联结的核心原则之一。

第二阶段:实践挑战——锤炼跨域协作能力

学院为使命团候选人设置“模拟跨域联结场景”

:将1oo名候选人分为1o组,每组需前往一个“模拟未知文明区域”

,在无外部支援的情况下,完成“符号沟通”

“危机协助”

“信任建立”

三项任务。

星晓所在的小组被分配到“模拟雾隐文明区域”

——该区域设定为“因本源能量短缺导致文明衰退,对外部文明存在警惕”

小组没有贸然展示技术优势,而是先通过“符号共情”

:星晓用雾隐文明的基础符号,结合多域共生符号,绘制出“能量共享”

的示意图,再邀请模拟居民参观小组携带的“星语记忆晶”

,展示多域文明互助共生的案例。

最终,小组不仅赢得模拟居民的信任,还共同设计出“雾隐能量-星核能量互补方案”

,成功通过实践挑战。

第三阶段:信念答辩——坚定跨域使命初心

答辩环节由宇宙传承学院的荣誉院长星澈(5岁,虽需依靠本源能量维持身体机能,但眼神依旧坚定)与15o个集群的资深传承者共同主持,核心考察候选人的“使命认知”

当被问及“若在跨域联结中遭遇生命危险,是否会放弃使命”

时,来自“冰焰宇宙域”

的炽阳(26岁,擅长能量调控)回答:“五百年前,先辈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