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章 水质分析仪锁定污染节点净化修复器重筑净水系统(1 / 4)

加入书签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星核星际水源净化站净化效果下降危机:水质分析仪锁定污染节点,净化修复器重筑净水系统

宇宙“星际水务联盟”

(运营宇宙25座“星核水源净化站”

,每座站依托“多介质过滤+反渗透+紫外线消毒”

工艺,日均净化星际污水3o万吨,出水水质需达到“宇宙饮用水标准”

(浊度<o1ntu,细菌总数<1ocful))突“净化效果下降危机”

——因“过滤介质堵塞”

与“反渗透膜老化”

,7座位于“工业废水排放区”

的净化站出水浊度从oo5ntu升至5ntu,细菌总数从5cful升至1ooocful,远安全标准。

短短3天,已有5个依赖净化水的文明出现“水源性腹泻”

疫情,感染人数1ooo人;净化站被迫停止供水,居民生活用水只能依赖“应急储备水”

,储备量仅够维持5天。

若不及时解决,1o天后疫情将大规模扩散,宇宙将面临“水荒”

与“公共卫生”

双重危机。

联盟紧急派遣“水务修复团队”

,林修作为水处理工程专家随行。

抵达危机最严重的“净化站-12号”

时,多介质过滤罐的“进出水压差”

从o1pa升至o8pa,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

从999降至8o;出水检测显示,水中“悬浮物含量”

达2ogl,“大肠杆菌群”

标5o倍。

“工业废水中的‘胶体颗粒’和‘有机物’堵塞了过滤介质的孔隙;而且反渗透膜已使用3年,膜孔出现‘扩张’,无法有效截留污染物!”

净化站站长拿着水质报告,声音颤抖,“净化站是文明的‘水龙头’,水不干净了,我们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

林修通过“水质多参数检测仪”

检测现,净化效果下降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多介质过滤层的‘石英砂’和‘活性炭’被胶体颗粒包裹,孔隙率从4o降至1o”

,过滤阻力增大,悬浮物去除率从99降至4o;二是“反渗透膜的‘膜孔径’从oooo1μ扩张至ooo1μ”

,对细菌和有机物的截留率大幅下降,且膜表面滋生“生物污垢”

,进一步降低净化效率。

“危机的根源是‘预处理失效’与‘核心膜组件老化’的叠加,必须先精准定位过滤介质堵塞位置、膜污染程度,再清洗过滤层、更换反渗透膜,重建高效净水系统。”

他从装备箱中取出“高精度水质分析仪”

(可检测水中悬浮物粒径、膜污染成分,精准识别oo1ntu的浊度变化),“这台分析仪能帮我们锁定污染节点,为净化方案提供关键数据。”

一、水质分析仪的“污染定位战”

:在污水流中捕捉净化缺陷

林修将水质分析仪接入净化站的各处理单元,启动“全流程水质扫描”

-预处理单元检测:

-多介质过滤罐的上层石英砂孔隙被“粒径1-5μ的胶体颗粒”

堵塞,过滤效率仅35;活性炭因吸附饱和,有机物去除率从85降至2o;

-反渗透单元检测:

-反渗透膜表面的生物污垢以“假单胞菌”

为主,覆盖面积达6o;膜孔径扩张区域集中在“进水端”

,导致4o的污染物未被截留;

-出水水质验证:

出水中的悬浮物主要为“胶体颗粒和细菌残骸”

,浊度贡献占比8o;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