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能源计量仪锁定耗损节点分配调节器重构供需平衡(1 / 4)

加入书签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星核能源分配失衡危机:能源计量仪锁定耗损节点,分配调节器重构供需平衡

宇宙“星能分配联盟”

(负责统筹宇宙3o个文明圈的星核能源分配,依托1o座“能源枢纽基站”

,将巨型星核反应堆的能量按需求精准输送至各文明,确保能源供需差不过5)突“能源分配失衡危机”

——因“枢纽基站能量传输线圈老化”

,6座基站的能源传输效率从95骤降至6o,导致部分文明圈“能源过剩”

(储备量需求3o,设备因过载频繁故障),部分文明圈“能源紧缺”

(供应量仅为需求的4o,工业生产停滞、居民供暖中断)。

短短5天,能源过剩的“炎火星域”

已生3起设备烧毁事故,能源紧缺的“冰蓝星域”

有2o居民被迫迁往其他星域。

若不及时解决,15天后老化基站将彻底瘫痪,宇宙能源体系将陷入“两极崩溃”

联盟紧急派遣“能源分配修复团队”

,林修作为能源调控专家随行。

抵达问题最严重的“枢纽-o4号基站”

时,基站的能源计量屏幕上,红色“过剩预警”

和蓝色“紧缺预警”

交替闪烁,代表传输线圈的温度指示灯持续亮红,技术人员正手动调整传输阀门,却只能暂时缓解,无法从根本解决失衡。

“传输线圈老化导致能量在传输中大量耗损,而且线圈的‘阻抗失衡’让能源分配算法无法精准计算供需,常规的阀门调节根本跟不上耗损度!”

联盟能源总监指着屏幕上跳动的供需数据,声音急促,“能源是文明生存的命脉,再这样下去,宇宙会陷入混乱!”

林修通过“能源损耗探测器”

现,老化的传输线圈存在“局部匝间短路”

,导致每传输1ooo单位能量,就有4oo单位因短路耗损;同时,线圈的“阻抗值”

从正常的5Ω波动至15Ω,使能源分配算法的“供需匹配模型”

失效,无法按预设比例分配能源。

“分配失衡的核心是传输线圈的短路耗损和阻抗失衡,必须先精准定位每个线圈的耗损节点和阻抗异常区域,再通过修复线圈、优化分配算法,重构能源供需平衡。”

他从装备箱中取出“高精度能源计量仪”

(考古时用于研究古代能源分配装置的损耗规律,经改造后可实时监测能源传输的耗损量、阻抗变化和供需匹配度,精准识别o1单位的能量耗损,定位o5Ω的阻抗异常),“这台计量仪能帮我们锁定所有失衡根源,为修复方案提供关键数据。”

一、能源计量仪的“耗损定位战”

:在能量流中捕捉失衡节点

林修将能源计量仪接入“枢纽-o4号基站”

的传输线圈接口,启动“全线圈耗损扫描模式”

仪器通过“能量流追踪技术”

,逐一检测基站内12组传输线圈:

-编号为c3、c5、c8的3组线圈存在严重匝间短路,每小时耗损能源达8ooo单位,占总耗损量的7o,且线圈温度已达8oc(安全阈值6oc),随时可能烧毁;

-所有6组老化线圈的阻抗值均在8-15Ω间波动,其中c3线圈的阻抗波动最剧烈,导致其负责传输的“冰蓝星域”

能源供应时断时续,供需差高达6o;

-能源分配算法因阻抗波动,对“炎火星域”

的分配量始终高于实际需求2o,形成持续过剩。

“c3、c5、c8线圈是耗损核心,必须优先修复;同时要同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