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章 辐射检测仪锁定泄露源能量屏障修复器筑牢安全防线(4 / 4)
注入共生水体。
3天后,藻种分析仪显示,星能光合因子含量提升至8gl,星水藻的光合色素开始重新合成,部分白化藻体出现淡绿色;7天后,星水藻活性恢复至2o,水体氧气浓度升至8gl,死亡现象明显减少。
第二步,调控藻种平衡。
团队向水体中投放藻种调控型激活剂,抑制星杂藻生长。
1o天后,星杂藻数量降至2o万个l,抑制毒素浓度降至o2gl;15天后,有害藻种数量恢复正常,有益星水藻覆盖水体面积达8o,共生水体重新变得清澈翠绿,星水树的根系开始重新吸收养分,水产品数量逐步回升。
为防止未来星能辐射再次骤降,林修建议在共生水体周边部署“星能补充装置”
,定期向水体中释放低浓度星能,维持光合因子合成;同时用藻种分析仪每月监测藻种结构,一旦现有害藻种标,立即投放调控型激活剂。
1个月后,水蓝文明的共生生态完全恢复,居民的饮用水和水产品供应回归正常,生态守护者带着林修来到水边,看着重新翠绿的星水藻和游动的水产品,感慨道:“林修,是你用藻种分析仪在浑浊水体中找到了失衡根源,用激活剂为我们重焕了共生生机!
你带来的地球生态技术,不仅拯救了我们的生态根基,更守护了整个文明的生存希望!”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藻种分析仪穿透浑浊的水体,在藻种的失衡中锁定光合因子的缺失;当共生激活剂补充关键物质、调控藻种平衡,唤醒白化的星水藻、修复破碎的共生关系,林修用地球物品的‘精准与温柔’,在生态崩溃的边缘,为水蓝文明守住了水生的生机。
这场胜利证明,无论面对多么脆弱的共生生态,只要敬畏物种间的依存规律,用对科学的修复手段,就能让枯萎的生态重新焕生机,让文明的根基重归稳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