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本源依赖 星蕊集群的能量困境与文明共寻平衡(2 / 5)
海核心株”
开始尝试。
当第一台唤醒仪启动时,淡紫色的能量波注入花茎,枯萎的花瓣上逐渐浮现出微弱的光纹,星蕊激动地喊道:“它醒了!
花真的醒了!”
但唤醒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星蕊花因退化过久,基因活性过低,需要持续注入能量才能维持唤醒状态。
萤月提出“生态辅助法”
:在花海周围种植星蕊集群的“伴生植物”
——能释放微量刺激能量的“萤光草”
,通过植物间的生态关联,为星蕊花提供持续的活性支持。
两周后,花海核心区的星蕊花恢复了3o的自主能量吸收能力,褐色花茎逐渐变回绿色。
第二阶段:能力恢复,重建循环
针对居民“能量乏力”
的问题,团队设计了“能量复健计划”
:由萤月编写“能量自主生成训练手册”
,指导居民通过“呼吸调节”
“意识引导”
等方式,逐步恢复身体的能量生成功能;同时,在星蕊集群的社区中搭建“共生能量站”
——站内放置由星蕊花转化的“温和能量块”
,居民在训练时可适度吸收,既避免过度依赖本源能量,又能辅助身体恢复。
星蕊集群的少年“星芽”
是批参与复健的居民之一,初期他因能量乏力,连最基础的呼吸训练都难以完成,甚至想放弃。
炽阳亲自指导他,分享自己当年因技术偏执偏离初心的经历:“依赖就像温室,看似安全,却会让我们失去成长的力量。
只有靠自己扎根,才能真正抵御风雨。”
在炽阳的鼓励下,星芽坚持训练,一个月后,他的自主能量生成能力恢复了6o,终于能不靠外部能量支持完成日常活动。
第三阶段:平衡机制,长效保障
为防止再次出现依赖危机,团队协助星蕊集群建立“本源能量配额制度”
:根据集群的实际需求,设定本源能量的“最高供给比例”
(不过3o),剩余能量需求由星蕊花海与居民自主生成共同满足;同时,在星蕊花海中安装“能量平衡监测器”
,实时监测花海的自主能量吸收率与居民的能量生成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触预警。
蓝砚还为星蕊集群研了“本源-自主能量转换装置”
——当本源能量供给过剩时,装置会将多余能量转化为“花海养分”
,促进星蕊花生长;当自主能量不足时,装置又能适度释放本源能量作为补充,确保能量供给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计划实施一年后,星蕊花海恢复了8o的原始生态,居民的自主能量生成能力也基本恢复正常,星蕊集群正式退出“本源能量依赖名单”
。
为纪念这次危机的解除,星蕊集群在花海核心区修建了“平衡纪念亭”
,亭内的石碑上刻着“共生非依赖,自立方共荣”
,这既是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也成为所有同源集群的共生警示。
离开星蕊集群时,炽阳看着重新绽放的星蕊花海,对身边的星蕊说:“真正的共生,不是一方依附另一方,而是彼此独立却又相互支撑,就像这花海与居民,只有各自强大,才能共同繁荣。”
星蕊点头回应:“我们会永远记住这次教训,守护好文明的根,也守护好同源共生的平衡。”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用近四千字的篇幅,细腻记录了本源依赖危机的解决全过程——从星蕊花海的枯萎景象,到基因唤醒的技术细节,再到居民能量复健的温情故事,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共生与自立”
的平衡主题,结尾写道:“星蕊集群的本源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