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闪击波兰(上)(3 / 12)

加入书签

曲家最难把握,分别是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古典时期的莫扎特,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

    海因茨之所以能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头衔,离不开他晚年深深钻研德奥作品,巴赫和莫扎特都被他演绎得精彩至极,而他年轻时录制过的肖邦也在业内广受好评。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他死后多年,竟然被一个外行冠以“有缺陷的瘸腿演奏家”这样的羞辱,实在是叫李艺率既感到无比愤怒,又平白生出许多唏嘘。

    在那场电台直播的最后,这位乐评人嘻嘻哈哈的声音极其刺耳:

    “可能躲在大师的光环下实在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吧。听说这位年轻的小姐不喜欢商演,只专注于音乐作品的录制。当然,如果她还有一点身为顶级演奏家的心气,希望下次能换换口味向我们证明一下她自己吧!”

    嘁,她当然要证明自己了。

    但要专门为了这样一个上蹿下跳的跳蚤打乱她的录音计划吗?才不!

    赶在七月以前,李艺率正式递交了这一年的肖赛申请。

    因为之前参加过同级别的比赛并拿到了冠军的关系,她甚至不需要递交推荐信和预选录像,直接进入了初赛环节。

    因此这几个月她顾不上在电话里拖长尾音撒娇的权至龙,整个人都泡在了波士顿的琴房里。

    *

    “叶丝噜,你今天好点了吗?我给你带了热汤,还买了些药。”

    说话的人是贝利小姐。

    因为赛程较长,预计需要在华沙呆上一个半月左右,父亲的助理提前找了一位临时英文翻译。当然,说是翻译,其实更多的是充当向导和照顾她日常饮食起居的工作。

    亚洲人的名字对于贝利小姐来说实在是很有些拗口,磕磕巴巴学了好久还是将她名字的发音念成了“Yesuru”。

    “好些了,谢谢。”她的声音听上去还有点浓重的鼻音。

    前些天的一场降雨,让华沙的气温骤降正式入秋,李艺率的脆皮人设在此时也一如既往应验,成为第一个被秋风击倒的外乡人。

    “Nie ma za co~”贝利小姐笑着应道,波兰人实在是很爱他们的语言。

    她将李艺率散乱在茶几上的乐谱收拢放下药品,接了一杯热水又转身进入套房内的料理间将自己带过来的食物重新加热。

    “这是传统的波兰鲱鱼,用酸奶油洋葱调配的酱汁烘烤的。”

    贝利小姐这样招呼,又为她盛了一碗热热腾腾的巴什茨——也就是波兰版本的罗宋汤,“生病了就是要多喝一点热汤才算暖胃。对了,赛程已经出来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