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6 小老外 32 糖渍樱桃(上)(6 / 8)

加入书签

她指尖迸发而出,如同骤雨击打水面,密集而充满紧迫感。

    李艺率的手臂与手腕保持着惊人的松弛,却传递着强大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清晰锐利,在急速奔流中毫不含糊。

    大段高强度的琶音和跨度和弦让她的指尖在琴键上跳跃翻飞,如同暴风中的飞鸟,哪怕疼痛再多、再锐利,也无法停下搏击风浪的决心。

    主题旋律在左手低音区坚定地奏出,如同命运沉重的脚步,与右手永不停歇的疾风骤雨般的琶音形成残酷而壮美的对抗。

    说来也巧,这首《升c小调第十四奏鸣曲》的创作背景是贝多芬在耳聋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下,面对一场无望的爱情时,将所有的痛苦、柔情、绝望和愤怒,毫无保留地倾注之作。

    而月光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来自于一位德国乐评人在听完第一乐章后的形容,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也简化甚至误导了人们对这首作品的理解。

    人们常常只记住第一乐章的静谧忧伤,而忽略了第三乐章那足以撕裂灵魂的激烈力量。

    至于为什么会巧,大概这首曲子的推进结构与她这段时间的心境从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仿佛起伏的旋律是她此时最佳的内心写照,她借由琴键奏得愈发流畅。

    骗子!讨厌鬼!

    竟然敢因为演艺圈的诱惑就轻易把她抛到脑后,

    他以后再也不是小权了!

    而是眼睛小小眼光还差得要死得权至龙!

    借由心中的发泄,李艺率完全沉浸在音乐漩涡之中。

    台下,来自留声机杂志的乐评人评委微微颔首,身体不自觉地前倾,对身旁的同伴极轻地低语:“好厉害的控制力……这样快的速度下颗粒感还能这么饱满均匀……”

    他的同伴轻轻点头,目光紧锁在舞台中央的少女身上,喃喃低语道,“颗粒感和音色……真的太棒了……”

    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双在琴键上飞跃的手,轻轻吸了一口气,这才猛然想起台上这位选手就是以“完美触键、绝对音色”著称、上世纪最杰出的演奏家海因兹的亲传继承人。

    另一位来自学院派的评委则注意到了她对力度层次的极致处理——

    从第一乐章几乎耳语般的pp(极弱)到如今撼动心魄的ff(极强),转换突然却充满戏剧性,完美展现了贝多芬作品中的强烈冲突和反叛精神。

    “简直像是在驾驭情绪一样。”他暗自思忱。

    而舞台中央的李艺率,已经全身心投入到每一个音符的撞击中,将连日来心中的情绪全部倾泻而出,每一个音符都像要穿透琴键般深刻而决绝。

    钢琴实际上被戏称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