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请助求援(4 / 4)
p>
于是他口中敷衍着:“你能击败海波城倭寇再说,胃口太大,小心崩了你小子的牙。”
“那我就当恩师应允了。”
戚弘毅得了便宜还卖乖,终于将老将黄霄拉入这场大战之中。
随后,戚弘毅又在黄霄府中叙谈了许久,约定好了进攻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如何配合部署等诸多细节,方才同项人尔一起拜别老将军,离开黄府。
这一遭,让项人尔见识到一个更为丰富的戚弘毅,他不止是战阵之才,更兼人情通达,能屈能伸,实在是不世出之奇才。
东南能出此人,实乃国之大幸。
只是,项人尔尚有一惑未解,于是一出黄府,便问戚弘毅道:“将军,你借兵而不用兵,只叫他摇旗鼓噪,无非锦上添花罢了,攻城之任,还要靠我们这六千人马。既然如此,何必麻烦走这一遭呢?”
“不错,是锦上添花,”戚弘毅同意了项人尔的看法,随即又说:“我真正想用的,不过是老将军麾下的一千水军罢了。只有堵住入海之路,方能将倭寇彻底消灭。”
项人尔听闻此言,更不能解,问道:“兵法讲围师必阙,将倭寇赶走便好,何必非要歼灭呢?若激起其争斗之心,岂非对我军不利?”
“我就是要将倭寇歼灭,一个不留的彻底歼灭,”戚弘毅看着项人尔,解释道:“东南海疆辽阔,物产丰腴,倭寇扰我之心不死,若纵敌入海,旋即复来,如此反反复复,何日终了?东南平倭,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于歼灭敌人,杀到他不敢来犯,无人来犯,方能平息海波,安定百姓。”
项人尔听着戚弘毅的话,心中十分受教。
这一刻,戚弘毅不止是他的生死战友,更是他的良师。
这种对于戚弘毅的复杂情义,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促使他做出一个决定他自身命运的艰难抉择。
戚弘毅与项人尔并肩而行,不久便回到宁海军营。
与此同时,前哨营大捷的消息也传回营中。
戚弘毅来不及兴奋,他要为更大的战争做准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决战就在今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