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最后机会(2 / 4)

加入书签

军士家庭可以进行编户,也是打散安置。

    至于直接入选县兵、郡兵,这些曹操旧部没这个机遇。

    这一压,最少压了部分寒门、武人两年时间。

    赵基观望片刻,才走下城楼,来到城中军营赴宴。

    街道之上,这里的虎步军沿着街道两侧站岗,至于城中屋舍、屋顶已经不需要清查。

    城中各家早已搜查过弓弩,赵基也不会禁绝民间弓弩,禁的是民间流通的角弩,也就是大黄弩这种大杀器。

    强弩、重弩这类军用弩,其实也没有禁止;甚至去年就放开了军户的盔甲限制,准许军户家庭保存盾牌、两裆铠这类轻便铠甲,头盔也不限制。

    限制的是重装铠甲,全覆式头盔,以及战阵长矛。

    等肩高、略高一些的矛戟,也不受禁绝。

    但城邑中禁绝弓弩,也禁轻便铠甲、矛戟之类;但城邑附近的军户屯所、乡邑则不受此类限制。

    城中吏民、士人,只能携带刀剑之类的短兵。

    城中能进行全面武装的,只能是县兵,虎步驻军。

    甚至郡兵,也被重新定义为本郡缉盗巡查力量,平日城外驻屯,以清剿盗匪,配合关津、亭障等治安力量进行道路巡查、山野剿匪。

    没有州府或更高一级的命令,郡兵不得入城。

    这样一来,郡守更类似一个监察、财政度支统筹单位,无法通过武力干扰各县。

    同时也将郡兵的指挥权,从郡守手里剥夺,统御郡兵的郡尉、都尉半直属于幕府。

    以后朝廷就是通过拉拢郡守、委派郡守,也拉不走郡兵。

    郡兵不参与,各县内部又有军户屯所,彼此相互制衡,谁肯主动入局响应郡守?

    赵基的规划下,郡兵与县兵是并行的两条线,不存在谁比谁高级。

    郡兵、县兵的出路就是选入虎步军,积功升为军吏,走上仕途;而不是县兵升郡兵,郡兵入选虎贲。

    不管郡兵还是县兵,不具备自身提拔、壮大军吏团队的可能性。

    军吏的选拔、晋升,只能出自大司马幕府。

    制度是这样规划的,落实需要时间,也需要各方面逐步适应。

    绛邑能算是模范县邑,因此赵基行走在街道上,自我感觉十分的安全。

    城中军营,去岁辕门射饼之所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