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反应保守(3 / 5)

加入书签

人力,运输物资向濮阳进发。

    否则的话,本地豪强反扑之下,这些谯沛乡党运气好的被礼送出境,运气不好的被砍下头颅,拿去朝廷那里领个功勋。

    曹昂也翻身上马,回头望着行军大纵队,接下来三年的时间里,他只能为曹操守孝,期间教育诸弟。

    孝行无缺,不留把柄。

    袁绍自会顺应舆论,举曹昂出仕。

    三年后的形势会变化成哪种模样,曹昂无法预判,现在只能期望谯沛乡党的运气能好一些,多往濮阳集合人力、物力。

    算一算时间,派出的第一波信使应该早已将信息送到了黎阳袁军大营,以黎阳到邺城这不到二百里的路程来说,送到黎阳,就等于将军情送到了袁绍手里。

    现在去濮阳,如果赵基追的慢一些,己方多聚合一些人力、物力,反而能据守濮阳,等待袁绍的支援或调解。

    若赵基追击的太快,那就快速渡河,保存实力。

    曹昂又眯眼仔细凝视上游延津附近,看不清楚什么,可如果黎阳守军提前派人乘船来接引,最佳地点就是延津。

    从延津登船,运船顺流而下并向北岸划船,恰好能抵达黎阳。

    黎阳守军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所以也就没有相关的斥候通报。

    想到这一茬,曹昂失望不已。

    按着时间计算,昨天或前天夜里袁绍就能知情,袁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安排。

    可袁绍没有这么做,也可能是袁绍下令了,可黎阳守军行动迟缓,不欢迎己方……也不对,袁绍如果要接应,那使者也应该抵达附近了。

    思索袁绍的行为,曹昂做出判断,就对曹洪说:“叔父,袁绍使者至今未来,可知袁绍并无意与赵基交战。”

    曹洪一愣,随即点头:“应该是这样,去年常山一战,赵基兵锋连破高干、袁熙,令袁绍忌惮不已。我军去投,他若出兵接应,在濮阳、白马之间与赵基决战,那不利于袁绍。”

    曹洪说着抬手执鞭遥指白马山下、黄河南岸:“这里地势开阔,十分利于赵基麾下骑兵冲驰。赵基又有白马山可以掩盖行迹,十分不利于我军,也不利于袁军。袁军来的少,则不支用;若是兵马太多,短期内也难以集合。那赵基用兵以迅猛神速称著,他绝不会给袁绍调兵的机会。”

    做完分析,曹洪感慨说:“这里爆发决战,不利于袁绍,他自不会轻易开启战端。”

    曹昂点着头,神情沉肃看不出喜乐哀怒,只是说:“如此也好,我军也能从容休整,来日再择机复仇。”

    曹洪默默点头,他对报仇已经没多少想法了,活着的人要考虑生存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