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造反都不用死?!(1 / 6)

加入书签

    说到底,找个权贵、高官依附,不过是商人阶级无可奈何之下,在整个社会系统性的歧视、排斥下,所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

    只有这样,才能让商人群体,有一丝‘在专权制度下保障自身权益’的可能。

    却也仅仅是可能。

    问题的根儿,还是在商人群体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商人群体的系统性歧视。

    话说的糙一点,其实就是:你是一条狗,就别怪其他人不拿你当人。

    你主人再怎么牛逼,你也终究是条狺狺狂吠的狗。

    主子高兴了,给你扔一块骨头,你是吃高兴了,别人却更鄙视你;

    主子不高兴了,一脚踹你脑袋上,更或直接起锅烧油,你照样得受着。

    有没有主子,你都是条狗。

    没主子是野狗,有主子是看门狗——都是狗。

    任你狗仗人势到极点,更或是模仿人类模仿的再像,你也改变不了你是一条狗的现实。

    而输粟捐爵,无疑便是给了商人阶级,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老说商人阶级,在封建时代如何如何被鄙视,如何如何被系统性排斥;

    却鲜有人知,封建时代,是如何歧视、鄙视,区别对待商人的。

    至少在当今汉室,群众识别并准确歧视商人,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首先,按照开国皇帝: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法律条令,商人群体,是不能和其他群体居住在同一片区域的。

    而是要设立专门的‘商人居住区’,将商人集体隔离起来。

    虽然不会圈禁,允许商人自由出入自己家所在的‘商人小区’,却也给了群众最简单、最直接的鉴别方式。

    ——没资格和大家伙住一块儿,只能住在‘商人小区’的,就是卑贱的商贾!

    再有,便是除了居住地,被官府强制规划隔离,商人们的‘工作场所’,也被严格的设置区域限制。

    市这个字,想必后世人不觉得陌生。

    在后世,某某市场,说的其实是专门卖某类商品的集市,如农贸市场、家具市场之类。

    除了这些专门的市场,普通老百姓想卖点东西,也有许多其他的方式。

    比如在路边摆个摊;

    在巷子口支个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