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赶紧的吧~(1 / 6)

加入书签

    ~

    为什么说绛侯周氏一族的血脉、基因多少有点说法?

    因为这是周氏家族,在短短两代人的时间里,第二次因为这种事扯上官司。

    ——初代绛侯周勃,就是因为类似的事被太宗皇帝下狱。

    二代条侯周亚夫,又是因为同样的罪名,搞得刘荣不得不将其下狱。

    什么经验、教训,周氏一族根本就没那个脑子去总结归纳。

    最让刘荣无语的是:侯世子周阳,好歹也是将门虎子;

    怎就那般没脑子?

    就不想想,在长安这地界,敢接甲胄订单这种杀头的买卖——尤其还是五百套这种数量级,除了少府内帑,还有谁敢?

    过去这些年,长安朝堂、汉天子之所以默认将领逾矩、逾制陪葬甲胄,还不是因为这个过程中,少府内帑也能有利可图?

    毕竟丧葬用的甲胄,和战场上用的甲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同样的价格,却只需要样子过得去就行。

    这份钱,少府内帑吃的很安心,也很‘饱’。

    结果可倒好。

    侯世子周阳白嫖不成,居然还不自觉间,和少府内帑打起了官司!

    少府内帑是什么地方?

    历代汉天子的钱袋子,恨不能在脑门上明写着‘俺的靠山是皇帝’的历史级国有部门!

    在少府的权力巅峰期,汉天子普遍都有‘只要少府在手,朕敢和全天下开战’的底气!

    周阳敲诈少府内帑,这和直接敲诈天子荣,又有什么区别?

    连这个问题都想不明白——连自己在和谁做生意、是在敲诈谁都想不明白;

    刘荣只能说:不愧是周亚夫的儿子。

    简直完美继承了周亚夫约等于零的政治智商。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这件事的后续,自然也就是可以预见得了。

    ——那几位‘匠人’,或者说是少府的编外销售,直接把事儿通道了大理属衙;

    事关五百套甲胄这等‘疑似谋逆’的答案,大理赵禹也不敢迟疑,直接就把事儿捅到了朝堂之上。

    实际上,也不需要赵禹去捅。

    早在那几个‘匠人’,跑到尚冠里条侯府伸手要钱,并大闹天宫之后,这件事就已经传的尚冠里人尽皆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