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朕给你,才是你的(1 / 6)

加入书签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窦婴当然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如何回答刘荣的提问。

    ——刘荣如此明确表达出不满,以及对窦婴、对儒家的敲打之意!

    凡是个正常水准的政治人物,都应该知道,这种时候的皇帝,那就是一头顺毛驴。

    最明智的做法,自然是顺着刘荣的话头,承认儒家学说对于当今汉室而言,并非必不可少;

    即便偶有所长,对于如今汉室,也绝对不存在急迫性、时效性。

    通过这样一番低姿态,先把刘荣的气给消了,等刘荣冷静下来——或者说是从‘我发火了’的人设中恢复正常,再将话题拉回正轨。

    却不知为何。

    不知是‘当世大儒’外加当朝丞相的身份,让窦婴也沾了儒家自命不凡的毛病,还是真的关心则乱;

    明知刘荣的意图,窦婴最终,却依旧做出了一个相当糟糕的选择。

    “在臣看来,儒家纵偶有不当、不善之言,然总体而言,终归是当今世间,无有出其右之显学、全学。”

    “凡儒家言,诗、书、礼、易、春秋,皆可为陛下治国所用。”

    “及其余百家——除杨、墨二者,几可谓皆乃儒学分支,乃孔圣之徒子徒孙,以孔圣之言为基,延伸、延展而来。”

    “而杨、墨二者,杨朱之学,早已为项籍付之一炬于咸阳宫,墨翟之学,亦随齐王田横自刎,而无有传承。”

    …

    “臣尝闻高皇帝,于秦咸阳宫废墟之中,偶得《杨朱》残卷一篇,方有言曰:我汉家自有制度,以霸王道杂治天下,内王外霸。”

    “又陛下一意孤行,不顾先帝劝阻,于上林博望苑收容、庇护墨家残众,方使墨翟之学不曾断绝。”

    “及陛下所问:儒家之学,于今之汉家利、弊为何?”

    “臣只一言,以供陛下参详。”

    “——若儒家之言,果真如陛下所言那般,百无一用,当今天下,何以文士十人,儒生占其七、八?”

    “若果真百无一用,为何黄老落寞,法、墨无以为继,唯独儒家日益显盛,而得天下人所认同?”

    言罢,窦婴思虑再三,终还是从筵席上站起身,对刘荣拱起手,沉沉一揖。

    “臣,斗胆。”

    “愿为我儒家之士,敢请问陛下当面。”

    “——我儒家,我辈儒家之士,何罪之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