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骇人!(1 / 6)

加入书签

    时间很快,便到了午时。

    自凌晨夜半时分,高阙之战爆发,也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时辰。

    双方都于天大亮后默契的停战,而后,又各自以更加猛烈的攻势、更为坚决的守势,再度展开阵地攻防战。

    ——没有弓弩,没有远距离打击手段,双方便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投掷,来争取造成远距离杀伤。

    汉军将士这边,是用到了掷矛的上古战斗方式。

    倒是匈奴人,用出了出弓箭外,同样存在于战斗方式之中的:扔石头,亦或是扔石制钝器。

    但终归不是可以齐发、齐射,并形成杀伤面的远程打击方式,双方的这些‘鬼点子’,终究也只是聊胜于无的性质。

    战争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双方面对面,剑对剑的短兵相接。

    汉军一方还算稳得住阵脚。

    毕竟这场战斗,汉军将士并不需要担心背后的高阙南关墙外,又或是侧翼的悬崖峭壁。

    高阙内部的构造,使得双方在这场战斗中,都只需要专注于正面的敌人。

    只需要防御正前方的敌人,也同样只需要攻击正前方的敌人。

    这种战斗方式,汉军将士显然很擅长。

    ——不就是步兵对垒,正面交锋嘛~

    打自春秋战国,华夏军人就已经在熟悉、掌握这种作战方式的精髓了。

    反观匈奴人,显然不大习惯这种只能正面打,根本没有腾挪空间的战斗方式。

    一来,作为草原游牧之名,匈奴人的战斗思维模式,本就偏向于骑兵大集群的作战方式。

    那骑兵大集群,是怎么作战的?

    显然不是面对面相互冲锋、拼杀,而是需要极为宽阔的战场纵深,以供骑兵集群辗转腾挪,反复拉扯。

    双方之间的战斗、伤亡,大半出现在追逐战,迂回、包抄供给侧翼,更或是段敌后路,捅敌人后背等战争场景。

    而眼下,即便胯下无马,高阙内的匈奴守军,也还是难免被这种思维惯性所影响。

    ——这么狭窄的战场,怎么打?

    战争这个东西,不就得找个几百里长宽的开阔地,然后骑马你追我赶嘛?

    没有马就算了,连战场宽度都没有,只能这么面对面对战,这还怎么打?

    无法迂回侧翼、包抄敌人后路的战争,怎么可能打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