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迭代!(3 / 6)

加入书签

位,固然是重要因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太祖刘邦后来那句: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句话,奠定了萧何、张良、韩信三人‘汉初三杰’的历史地位。

    而刘邦对这三个人的评语,给人的感官其实是很不一样的。

    ——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俨然就是个开了天眼的顶级谋士,比诸葛武侯还牛掰!

    韩信更没的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都极其少见的顶级‘帅才’!

    但到了萧何,却变成了: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就好像这汉初三杰,张良是外挂级谋士,韩信是史诗级主帅;

    而萧何,就只是个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相国。

    单纯以刘邦对这三人的评语为准,给这三人按牛逼顺序排个名的话,第一名或许有争议——张良韩信,一个谋士一个帅才,半斤八两;

    但萧何明显逊色于这二人,却是一目了然的事实。

    然而事实却是:在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看来,无论是运筹帷幄的谋圣张良,还是战无不胜的兵仙韩信,都不足以撼动萧何‘开国第一功侯’的超然地位。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对于丞相而言,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天大的难题;

    只要做好,那就是毋庸置疑的首功。

    说白了,在刘邦发家的过程中,谋圣张良要考虑的,是汉军总体战略方向。

    难归难,但张良至少只需要关心这一件事。

    同理——兵仙韩信需要考虑的,也只有打仗这一件事。

    百战百胜确实很难,尤其还是数十上百万人这种数量级的大兵团指挥,更是难上加难;

    但韩信也同样不需要分心,只需专心这一件事,即‘如何打胜仗’即可。

    反观萧何。

    又是‘抚百姓’,又是‘给馈饷’,听着好像是但凡是个像样的文官,就都能干好的工作。

    但事实却是:除了张良负责的总体战略、韩信负责的军事指挥,其余的所有事,萧何几乎都要扛起来。

    ——才刚打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