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新体系,新气象(1 / 6)

加入书签

    “既然提到了尚书台、尚书令;”

    “那便顺带,将公、卿有司属衙的改制方案,也都议一议。”

    “——年关将至啊~”

    “早早议定,岁首元朔朝仪,最好能直接颁布政令,正式开始改制。”

    “毕竟公、卿有司属衙改制,也并非三两日,乃至三两月之功。”

    “早点开始,早点结束,也好让朝堂内外早入步入正轨,以免朝局动荡……”

    见朝中百官公卿、功侯贵戚都没什么太大反应——至少没有意识到未来的尚书台,对丞相的地位、权力的直接威胁;

    而丞相刘舍本人,又似懂非懂的装傻充愣,刘荣自然也没好心到去主动提醒。

    顺势略过尚书台、尚书令,话题旋即被刘荣引向了此番,尚书台改制的源头——朝堂内外天翻地覆级别的大改制。

    具体的改制方案,刘荣原先给出了大致的思路。

    但具体细节,自然还是要朝堂内外去商量、去商议,并最终得出符合如今汉室状况,不会造成水土不服的改造方案。

    而刘荣这番话,无疑就是在伸手要报告——商量的怎么样了?

    把成果亮出来给朕看看吧?

    不出意外——到了要给刘荣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唯一有资格站出来的,依旧是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刘舍。

    “禀奏陛下。”

    “尊陛下口谕,于我汉家现有之公、卿有司的改制方案,臣与朝中诸公再三商议,终得出一份草案。”

    “陛下即问,臣这便以草案禀奏,并宣与百官共知……”

    很显然,这件事,刘荣先前也和刘舍打过招呼。

    所以在刘荣问起此事时,刘舍就已经从怀中掏出竹简,并将其呈上了。

    这卷竹简——或者说是这个‘草案’,刘荣自然是看过的。

    所以仅仅只是象征性扫了一眼,刘荣就把竹简递向身旁,交代宦者令葵五,将竹简交由百官传阅。

    与此同时,刘舍也开始脱稿汇报起这份草案的具体内容。

    “据陛下旨意——原丞相府,仍为丞相府。”

    “其职、权、责皆不做变动。”

    “唯独国库钱、粮支出用度,需由御史大夫属衙核准。”

    “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