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面圣(1 / 6)

加入书签

    不到一个时辰后,殿试结束。

    不同于一轮、二轮科举——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就可以自行离开,只需要把考卷留在座位上;

    今日殿试结束后,要求考生们停笔留座,不要走动,先由考官们把考卷收上来。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考卷被收走了;

    考官们带着考卷走掉了。

    现场除了考生们,就剩下维持秩序的禁中武士。

    没人告诉考生们,现在是该走还是该留;

    于是,考生们便只能左顾右盼着,继续在座位上等候起来。

    等什么?

    没人知道。

    就是觉得,如果就这么直接走,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

    虽然无缘无故留下,也好像哪里不太对,但总觉得比直接走掉要好些……

    “诶,郑兄;”

    约莫一炷香过后,发现武士们根本没有异动,依旧如雕塑般屹立原地,考生们便试探着、小心翼翼的,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倪宽找上的,自然就是此番到长安,所认识的朋友里门路最多、人脉最广,同时也最了解当今刘荣的郑当时。

    “陛下这是~?”

    “——雷霆震怒了?”

    “便是怒了,也总该有个章程吧?”

    “就这般置我辈于不顾,又是个什么路数???”

    作为儒家年轻一代仅有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之一,倪宽身上,有着极为浓厚的儒家色彩。

    说直白点,就是人情味儿极重,为人处世,极其看重人脉和交情。

    好比此番入长安赶考。

    作为济南伏生的徒孙、欧阳和伯最拿得出手的关门弟子,《尚书》一脉当代唯一传人,倪宽到了长安后,即便不走任何关系、不找任何人脉,也同样不用担心什么。

    ——长安朝堂,会给济南伏生面子、会给欧阳和伯面子,甚至会给倪宽这个青年俊杰的面子,将他的起居事宜,都给安排的妥妥当当。

    但作为儒家士子,倪宽抵达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上如今朝中,儒家能够到边儿的‘人脉’‘交情’里,能量最大的那一位:御史大夫魏其侯窦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